阳字五行属火还是土?
1.“太阳”是象形,甲骨文的形状像两个圆点表示太阳,中间一横表示日出日落之间太阳的位置(一横是竖弯的变形)。 战国文字把中间的横改为“|”(竖折)再变为“-”(斜撇),秦系文字中也有类似的写法——这种简化是把日的中部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变化,所以实际上这个横不是“界隔”而是“贯穿”上下两点的。
金文和篆书的形状与战国文字相同,小篆的竖弯变成了提笔,楷书中又变成了竖折,楷书“阳”字的“ㄧ”其实是“-”的讹变,而不是中间的一横;而且由于“-”被当成了竖画而不再作为撇画出来了。 “陽”则是“阳”的繁体,从“昜”,本义为阳光普照的大地。《说文》解释为:“陽氣燥,隂氣濕,故曰隂陽。”这显然是望文生训了。 “旸”也是“陽”的繁体,从“日从”,指日光升起。《楚辞·离骚》有“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的句子,其中的“羲和”就是掌管日月行驶之神。
2.关于五行的说法出自《尚书•洪范篇》。其中讲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事:一曰貌 二曰言 三曰视 四曰听 五曰思; 六府:一曰典 二曰命 三曰鼓 四曰车 五曰制 六曰器 七政: 一曰岁 二曰春 三曰秋 四曰冬 五曰星辰 六曰雨雪 七曰陰陽……” 这些内容已经明显不是原始初形了,应该是后来人附会上的,因此“五行”的属性和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早已有了不同。
3.古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讲天与地的关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构成的,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如各种物体的不同颜色,各种星体的不同性质,不同季节的不同气候等,都可归结到五类的范畴中去,从而形成了一种宇宙图式——“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哪本书里现在已不可考了,但是其萌芽却可以从更早的古书上找到。例如《诗经•大雅•緜》中有“乃始爰居,於川之上;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周人在渭水上边安家,选择地势优越的地方;他们刚来到此地的时候,正是姜螈生产的时候)这样两句诗,意思是人们一开始在一条小溪旁边定居,因为那是一个适宜人居的好地方,当时正是邰地的始祖姜嫄正在分娩的时期……这里的“爰(yuán)”是“安居”的意思,“居”可以理解为居住之地或居住地,也可以理解为动词“居住”。“川”是河流的意思。 “爰居(居)”在这里显然是个动宾短语结构,但动词“居”后接的是名词,这是汉语历史上最早的“名+动”的结构形式,后来的“山川”“江河”都由此而来。这个短语中的第二个字“于”读wū,是介词“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