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从彳、從亍”。 彳,小步而行之意。 亍,停顿行走,短停之意,此字后作“彳亍”。 “彳”与“彳亍”组合表示慢步行走之状,是“行”的本义。 而古人在描述行走的动态时往往采用“行-亍-径”的序列来表示: 一曰行,二曰迳,三曰道;一曰歩,二曰趋,三曰走;一曰迈,二曰行,三步後谓之步:四曰奔,五曰遁六曰退.(见《释名·释道路》) 古人将步划分为四个等级:一曰歩,二曰趋,三曰走,四曰奔。而现代汉语则只有四种基本步伐:散步、行走、快走和跑步。 可见汉字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去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以简化的方式保留最基本的含义并形成新字,例如“彳亍”二字便被简化成了“行”和“径”,这种简化现象在其它汉字中也屡见不鲜:
1.辵=辶+歹=辶+死=步+杀=步+亡=步死=死亡(死亡)
2.路=足+各=足+阔=足+过=大路=大路 由上可见,“行"字最早表达的是一种缓慢移动的状态,即走路时的步法及速度。后来“彳亍”一词又引申为其他类似缓慢或犹豫不定的状态,“行”又进一步抽象出运动的含义: 比如:“人行道”“银行”“行为艺术”……等等。 然而对于古代人而言,他们的日常活动大多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既遥不可及又很陌生的存在,因此他们很难想象用脚走路以外的行进方式: 在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并没有关于船的记载,《淮南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舜把治水有功的禹封于夏地时,对禹说:“予欲无德而居此,恐不能定邦家也!”意思是说大禹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德行是不应该得到这个职位的,这样恐怕无法安定天下。于是大禹开始寻找能代步过河的材料,于是他找到了一种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将其剪成一段段,并在上面扎上木桩作为筏子,这样就可以渡河了,这便是“舟”的由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舟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希望可以用这种工具取代传统的渡河方法——徒步,从而能够更快更省力的到达目的地。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仍然认为行就是走的意思,至于那些比走要快和省力的方法都还没有被考虑进来成为新的动词。
到了周代时期情况有所改观,此时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活动的记载,比如:《诗经》中的“彼茁者葭,壹发五豝;彼茁者栗,壹发五驥”——形容箭的力道非常强劲足以射中远处的猎物。此外还有一些典籍中记载了周朝贵族们乘坐着各种不同的船只出海打猎的场景……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们已经意识到海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需要依靠一定的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的地方。 同时这也证明了在当时人们对交通方式的定义是以人的脚步为主体的空间运动形态而不是以某种具体的方法或工具为基础构成的系统概念。所以说在古代汉语中“行”的泛指意义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正常行走过程或者与之类似的某些特殊的移动形式以及它们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它并不包含任何具体的交通工具或者操作模式在内。所以“形声”的说法其实只是一种推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