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属于五行属什么?

乜炎炎乜炎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五行的本质,是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运动而产生,以及运动的五种状态与变化表现;而五行之间则是:其本原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所生(木火土金水),其本质为阴阳二气的运动及其变化在“五行”中所显现的五种不同存在形态及运动形式(相生相克),其作用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体现于五行的运动之中并发生相互影响、制约和转化——因此才出现了金生水、水生木等所谓的五行相生的顺序,这个顺序是阴阳二气作用及其变化的体现而非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二、天干地支的起源时间约为公元前2697年,比《诗经》还早400多年,可见古人很早就发明了干支历法,那么《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协时月正天节”中的“律历以建元”也就有据可查而不是后人杜撰的——既然如此,那么将干支与五行相结合来表示年、月、日、时的五行属性也就顺理成章的了!所以不管是夏商周时期还是秦汉以后,人们都认为干支与五行都是相对应的;而且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普遍相信干支的五行属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某甲子某乙丑”之类的记载,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始皇初即位.....东游海上,乃立石东海上广陵之南山,以为秦东门”的记载,其中所说的“东海”、“南山”就是指今天的黄海、江苏一带的山脉,这里的“东山”就是峄山了……至于题主说到的《黄帝内经》我认为只是后世的人把两者联系起来的,因为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早使用干支推算年、月、日的应该是黄帝时期的岐伯;再者说了古代的医家又有多少是相信这个的呢?比如华佗就从来不迷信那些东西,所以题主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早于或同期于《周易参同契》是不正确的,更何况后者中还涉及到很多术数的内容呢——要知道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可是三国时候的人哦!

三、虽然历史上确实有人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五行的旺相休囚,但这个并不符合五行自身的逻辑关系,更不可能是古人的初衷或者本意所在——“五行”原本就是阴阳二气运动在其不同时空状态下所产生的五种表现形式而已,怎么能用静止的时空观去理解处于动态之中的阴阳二气呢?而且阴阳又是处于不断交替消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就是古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方式之一吧,当然这也有悖于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况且就算是古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他们的本意中根本没有“五行”的概念,更没有把这五行当作一种静态的物质存在模式,而只是一种运动形式的抽象表达罢了!所以说无论是什么年代都不可能用12个符号去概括宇宙间所有的物质现象和存在的各种运动形式,除非你是拿它们来占卜预测(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会只用一个时辰来作为依据的吧)…… 以上是我的观点。

韶瑶蔚韶瑶蔚优质答主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是个五行学的门外汉吧 所谓“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先民们将自然界中的东西抽象成五种属性,用来作为区分事物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或者对象的。而现代科学则认为自然界中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电子、质子这些微观结构决定了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属性,我们人类感知到的是通过电磁波传导的信号。 但古人所讲到的这五个属性的意义并不是由这种微观粒子决定的而是指宏观上的事物或现象。所以也就导致了在五行学里有些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不能按我们现在所说的化学变化原理来看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