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五行属什么的?
汉字的五行属性,是随着时代、地域和人群的变迁而变化。在现代,一般认为汉字按部首分为八类,即:金、木、水、火、土;日、月;田、方;氏、邑;门、言等。 比如“王”属木。上古时期以左为上位(与现代相反),因此“王”字中的横画在左侧,属木。
又如,《说文》中有“林”字,为二木相倚之象,故其五行之中有土。《康熙字典》中则只有“二木交覆之形”的“林”,而无“二木相倚”的“林”,可见后世已不以“林”为土了。 其实,《康熙字典》也是不全面的。像“艮”字,《康熙字典》中就没有收录,但凡是懂一点易学的人都会知道它是个大土。而且它的土是金生出来的,是最硬的土。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是指艮山,也就是山的背面,是“山无阳,故谓阴”的地方,所以叫艮土。那么什么叫“山无阳”呢?古代的山分阴阳,所谓山南水北谓之阳。我们看地图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山都是背阴面。古人观察天象,发现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向西落下,到了夜晚的时候西方比东方亮多了!于是他们认为太阳是西升东落的,也就是说,大山都是背着太阳的。既然山都背着太阳,当然没有阳光照到那里去啦。
再如,什么是水火既济卦啊?这个卦象就是坎上离下。但是根据上面说的五行理论,这个图怎么解释呢?坎为水,离为火。按理说我应该按照顺序来说明它们的关系,先讲水火,再说既济。但实际上古人是先讲了既济,后讲的水火。为什么呢?因为既济的坎在上,离在下呀!这正好符合了我们前面讲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啊——水往下流来生火咯!其实这个图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坎在下,离在上面,这是既济吗?不是!这不是未济么?为什么又说是既济了呢?这是因为“山无阳”的道理啊!既然是山背后面的图,当然是未济了。但由于坎是山石,所以尽管它在山下仍然算是主位,仍属于上山嘛。既是山上又有火,这就是既济。古代的易学大师们是何等的精妙绝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