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四月五行属什么?
农历五月,即阴历年五月(又称孟夏),阳历时间为每年6月5日左右至7月7日左右,取此月中节气为分界点。 农历五月的干支纪月并没有明确记载,因此不同典籍对五月的干支有着不同的记载。 《渊海子平》卷三·定真论四云: "按古人建寅之月, 以立春为正; 建巳之月,以春分后五日一辰起甲子; 建午之月,从立夏日起乙亥; 建申之月,自夏至日起丙子…… 故知四时八节,分定不差" 又载: (五月)甲午,六月丁未,七月庚子,八月壬寅,九月甲辰,十月戊午,十一月庚申,十二月壬戌是也。 五月有甲乙午己五字, 六月有丙丁未三字,七月有戊庚辛三字,八月有壬癸四宇,九月有甲丙庚子八字,十月有戊庚壬三宇,十一月有壬甲癸四字,十二月有乙丁己辛庚壬癸六字,共二百四十字。 今将各书所载五行归类如下:
《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云:"仲夏木正,其帝太皞,其臣苍舒赤松子、黄帝之师广成子等,其祀乘马,其气东南风,其虫羽,其音宫,其味苦,其臭腥,其政散,其令疏而疾,其变躁,其德宽而柔。 是以君子居则树之,行则乘之,思则诵之,见则指之,心好之,欲如之矣。 五月,巽卦之月,木正曰句芒,配东方青帝,主风。万物至此皆盛。天地之气交合而万物生长繁茂; 天气下降阳气上升湿热蒸盛,草木荣美,故谓之“长夏”。
《五行大义·序目》说: "夫五行不常受命于天, 必归本乎地。 地者,木火土金水五方之象也。 五方各有五帝镇御一方, 而司育万物者也。 五帝之精各有所处, 故谓之神名。 天之神者, 乃天之五常之精, 布在四方,以辅元气化育万物; 地之神者, 乃地之五常之精, 布在四时,以养万物。 是故木神居东,火神居南, 金神居西,水神居北,土神居中央; 而四时布属, 各顺其方。 所以春时和暖,雨泽周流.秋冬肃杀,寒霜凝结,此天地自然之气也。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故亦法天地而治焉。 故圣人制礼作乐, 以顺天地自然之道。" 上引两书中所述的五月所应之五行都属木,这是按照古人的历法和观念来解释的。 如果要更接近现代人的思维的话,可以这样解释——因为地球一年四季中,夏季时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热量最多,所以植物在夏季时生长最快,长得最高,枝繁叶茂。 而到了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照射到地球上来的热量越来越少,加上气温转冷,植物开始落叶。这种变化与春季相似,只是程度更加明显而已。这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 “少阳相火,司天,二之气,大火正,万物毕秀,羽虫终,毛虫育,介虫育,鳞耆谷,岁云秋,民气爽,筋脉仁,其气旋,其政快,其令消,其藏肺。” 中医所说的五行属性是从自然界的变化推导出来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