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什么五行?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形态而抽象出的五种元素,并用这五元素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这五元素,被命名为金、木、水、火、土。它们的顺序,被称为“五行顺序”;它们对应的颜色,分别是: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 后来人们用“五行”来简单描述世间万物:金对应的金属,木对应植物,水对应的流水......直至今天,我们依旧在沿用“五行的理论”——中医用五行来论述人体器官,音乐中用五行阐述旋律的曲式。
而在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有一个叫吕氏学的人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多火灭,木多火熬(烧焦),土多金属销蚀,金多反侮土等等。这个理论在《尚书》等史书中均有记载。 而将“五行说”用在地理上的,首推汉代哲学家董仲舒。他提出“五行相胜”的观点用于政治:“王者之治,莫贵于胜。故其德足胜,然后行其政也”。 又基于此点,他主张汉王朝应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他的学生淮南王刘安著《淮南子》一书,总结道:“土其始也,金其次也,火终焉。”“土”就是中心的意思,“金”就是偏居一方的意思——“土”代表中原地区,“金”就是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所以,从“五行说”的发展来看,它最终落在地域上,也就是中原地带。所以,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凡带“中”字的称谓(中华、中原、中土、中部等地)都是指这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