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原初形态下的五种变化状态而给出的五种类型,它对应的是“金、火、水、木、土”五个字。
这五种物质的原初形态是怎样的呢?金的原初形态是“从革”,就是流动且可以改变形状。火的原初形态是“炎上”,就是温度升高并不断扩散上升。水的原初形态是“润下”,就是下降并滋润土壤。木的原始形态是“曲直”,就是弯曲然后伸直。土的原始形态是“敦厚”,就是厚重而且有堆积感。
这里面并没有提到“石”,其实石的原初形态也是“敦厚”,即厚重且有坚硬的感觉。只不过石头太硬了,不容易再发生变化,所以石不属于“五行”之一。 “行”的意思是运动或是流动性。所以“五行的行”实际上是指五种物质的动态变化模式或方向。
古人建立“五行”体系的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性质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金生水”,这是因为金属器皿在铸造过程中要加入熔化的金属,而其中所含的元素就是水。又因为金属物体在遇到高温时往往会变软,变成液体,所以还有“金盛则熔”的说法。 古人还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这就是“相生相克”。
“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生克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即“相生”中也含有“相克”,“相克”中也包含着“相生”。这一点在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