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金佩戴带什么?
五行说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谓的五行只是简单的金木水火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现代所学的五行是建立在古代阴阳五行基础上的,古代的阴阳五行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划分为阴阳两个属性,同时每一个属性又可以再分阴阳,比如天为阳,地为阴;日阳月阴;火为阳,水为阴……这样无限分化下去,最后得出五行的结论,所以五行实际上是阴阳的合称,即金木水火土,每一行由两种属性和一个天干对应。
古人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两类,每一类中再细化,如此分类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谓“在天成象”是指日月星辰在天上运行的轨迹和它们自身的性质,“在地成形”是指土壤大地上的山川河岳,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等,用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物质决定意志”。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当然也要受到两者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性格与命运。既然有阴阳的区别,那么自然就有偏颇的问题,人的性格就表现出偏阳或偏阴的一面,只有阴阳调和,人的性格才算是健全的,否则就会产生缺陷。 命运也是如此,因为阴阳是不断交替变化的(阴阳交替谓之运化),所以在不同时间出生的人其命运也就有所不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感应”,也就是你的运气会随着你的生命历程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能量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持阴阳平衡,古人提出了一整套的佩饰原则,《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曾提到过“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古人是很重视五行相生相克的,同时也注意阴阳的平衡,他们提出的佩饰原则其实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中庸”原则的早期体现,这个原则强调凡事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不然就会失去平衡,这个道理放到现在仍然不过时,正所谓“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