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五行属什么意思?
钮斐最佳答案
“喜悦”的“悦”字,从字形上看,由一个“言”和一个“yue(悦)”组成;从字音上看,《康熙字典》里“悦”字的读音除yì和yuè外,还有“shú”音;从字义看更加复杂,它本是一个表示敬重的语气词(如阅读古书时常看到的“唯唯……”、“侃侃……”)。后来用来表示高兴、愉快的意思。现在常用的“愉悦”“和颜悦色”等词语中的“悦”字都读yuè。
“喜”与“悦”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人造字时一般把表示情绪的形容词放在“心”的字旁或左上角作辅助标志,以表示这些形容词所表示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感受。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如“怒”(“我怒矣!”——愤怒)、“哀”(“我心哀哉!”——悲哀)、“乐”(“我乐如何?”——快乐)等等。所以“悦”的本义就是高兴、愉快,这是从正面描述人的情绪,而“喜”则是从反面来叙述人的情绪体验——“不喜”即不高兴、不愉快,“欣喜若狂”则是欢喜到了极点。
从汉字发展史上看,“悦”和“喜”两个字在先秦文献中经常出现,到汉代以后则广泛使用起来。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已没有什么区别了。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生成,称为五行。五行互相生发克制,不停运动,从而保持动态平衡,宇宙万物因而是变化发展的。五行观念萌发于商代,周代始系统的用于说明自然和社会现象,提出相生相克说,东汉以后盛行。人们把五行和阴阳说结合起来,成为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阐发各种问题的思维模式,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关系中,天干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葵为阴干。地支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阴干配阴支为阳,阳干配阳支为阴。五行配十天干,则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葵属水。五行配十二地支,则子、亥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为土。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生我者为“我之天”,我生者为“我之子”,则我为自身(即“我之天”之所生和“我之子”之所克),相生者共三方,相克者共两方。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把天干、地支、五行三者结合起来,在分析时以五行、阴阳为主,天干、地支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