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存字五行属什么?
“汉字五行”的说法并不准确,在现代汉字学中,一般不讨论汉字的“五行”。 汉字的五行说盛行于东汉至晋代时期,当时的人们认为汉字的结构或笔画数能反映人的命运与性格,于是将文字分为五类二十部,每一部首的字均含有五行之一。以《康熙字典》为例,其首页“部首检字表”就把字归类于金、木、水、火、土五大类之中,每类分作五小部,共二十五部,每一部的第一个字皆标注了它的五行属性(参见图1)。这种分类法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比如有人遇到难写的字常会想一想它的五行,属金的字笔画数要少,因为“金少”;属水的字笔画数要多,因为“水生多”。
然而这样的分类法是有其缺陷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不同含义能够造成的笔画数的变化,以及同一偏旁在不同字中不同的位置所能引起的笔画数的变化,于是出现了诸如“林”“森”笔画数相同而五行属性相异的情况(见图2)。
事实上,现代汉字学者已经证明汉字不具备所谓的五行属性。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关于汉字的五行,历来意见分歧……我认为汉字的五行说是不成立的。” 近代以来,人们逐渐用偏旁部首代替阴阳五行给汉字定性。
197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首次引入了现代汉字学的范畴,在“部首目录”部分第一次对汉字进行了合理且科学的划分——“凡字首(部首)是形的字,通常归入形旁(左旁)……”,并且引出了“部件”的概念——即除去部首以后的字。从此,汉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