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有少爷?
少爷,是旧时对富家子弟的称呼。现代汉语里“少”字还有“小”的意思,因此这个词语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以前北京的少爷们可不像《大宅门》里演的那样,成天就知道斗蛐蛐、遛鸟、玩票(嫖娼)……他们实际上是很能干的一帮年轻人!就拿建筑来说吧——
第一,他们是建筑的主要出资者;
第二,他们亲自参加设计;
第三,他们也参与施工的管理;
第四,他们还是工程质量的最终鉴定者。
这些还只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谈他们的“能干”。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能干”就更为突出了。因为他们那一代人是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社会的许多规矩都还在起作用。
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等。所以,那些少爷们虽然出身优越,但并不骄横;虽然不缺钱花,但也知道节俭;虽然不用为生计发愁,但却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用当今的话来说,这帮人的素质真不低!
当然,每个群体里都有混子,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儿就会发现,这些所谓老爷们的后代,现在已经是成功者的代名词了。
为什么一个阶级的后代会代替另一个阶级呢?原因很复杂,这里仅从一个角度来简单聊聊。那就是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失去他们祖先的财富和优势地位,相反,他们在获得财富方面要比普通人更容易一些(当然,现在的法律禁止资本世代传承,但这种通过婚姻的方式传给下一代的做法在古代是合法的)。于是,在这帮人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马太效应”,即越是有钱就越容易得到更多的钱,越有能力的人就会越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