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诸侯各国都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战胜或兼并弱小之邦。有一次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陈国国君派人送信给宋襄公表示支持,并说可以出兵协助。宋襄公接到信后,就派使者去陈国约请会合,约定出兵的日期。过了几天,宋襄公带兵如期赶到约定的会合地点,陈国的军队却还没有来。又等了一天,陈军仍不见来。宋襄公仍然命令军队等候,继续等待。这一等就是一个月,陈国的军队还没有来。宋襄公的弟弟公孙固对宋襄公说:“陈国国君听说我军已经出发,很可能故意拖延时间。我们还是尽快去进攻郑国吧,免得错过了攻打郑国的机会。”
宋襄公严肃地说:“当君王、带兵打仗,最重要的品德是讲仁慈!我们已经与陈国约好了日期,怎么能失信!作为臣子,要为国君着想,做事情要符合礼节。”
公孙固说:“打仗不就是为了争胜吗?还讲什么信义和礼节?”
宋襄公坚持说:“不是这样,君子带兵打仗,是用兵去救抚百姓,怎么能去残杀幼小和年老呢?对那些已经受伤的敌人,也不能去杀戮。”
宋襄公坚守着所谓的“仁义”,结果让楚军冲散了宋军战车,他本人也被楚军活捉了。宋国被楚国打败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有人嘲笑宋襄公说:“看你讲得那么高的道德,怎么会被楚国捉去呢?”
宋襄公说:“虽被楚军打败,我毕竟坚持了‘忠义’的原则啊。”那些嘲笑宋襄公的人哑口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