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是什么?
据传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公元70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随父迁居四川,二十六岁时出川远游,开始了将近十年的漫游生活,他漂泊大江南北,游踪遍大半个中国。
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度过的,因受权奸谗毁,曾两入长安,两出长安。在长安期间,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歌咏祖国壮丽河山的不朽诗篇,而且积极致力于道教的传播和道教文化的开发。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他请还乡里,从此便定居在安徽南陵。从天宝四年到天宝十四年这十年间,他先后5次到东南各地并5次游历安徽泾县的奇山秀水,他在游历山水中写下了不朽的著名诗篇。
泾县漫水河乡(原属南陵县)的天宝村,相传就是李白晚年定居及病逝的地方。李白死后,当地百姓在原南陵霭里山(地名由来传说),今泾县青弋江畔的青山开发区黄龙坎西的黄山东麓修建了李白墓。1959年,当地文化部门在墓地出土了唐李公弼的墓志铭一方,据载:此李乃唐名相李德裕宗族,时任南陵尉,葬于李白墓西隅,由此可证实李白墓的可靠性。
据县志记载,李白墓前原有明嘉靖年间泾县训导潘埙重建的“大唐青莲遗蜕墓”石碑等建筑,清光绪末年,墓被窃发,一棺完好,内有残骨,顶上有白发十余茎,大如棉,光润如玉,置棺外,转眼间尽化灰尘,乡民方知李白非人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