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故事有哪些?
达尔文的故事之一——不善于学习的小学生
在一般人眼里,科学家都是很聪明、很会学习的人。其实,科学家小时候刻苦学习,才能成才。不少著名科学家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聪明,有的还被同学和老师认为是愚笨的孩子。
达尔文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就不好。老师认为他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是班上最差的学生之一,还因此责备过他和他父亲。
同学们也看不起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完完全全的傻瓜”。父亲见儿子这样不长进,十分着急,后来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后来又转到剑桥大学去学神学。
达尔文对生物学有兴趣,喜欢打猎、采集标本、作化学试验,却看不进医书和神学方面的著作。因此,人家说达尔文是个懒惰的学生。
达尔文的故事之二——独自环球探险考察,开始走上科学研究道路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这年,英国“贝格尔号”军舰准备作一次环球科学考察,舰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他受英国海军部的委托,招收一名自然科学家随船考察。
达尔文的朋友给他寄来了推荐的通知,达尔文高兴地向父亲提出了申请。父亲认为当自然科学家是没出息的事,不但没有支持他,反而横加阻拦。可达尔文决心已定,他说服了父亲。
1831年12月,达尔文搭上“贝格尔号”,开始了漫长的环球考察。5年,1个月零23天,行程8万千米,达尔文历尽艰险,战胜艰难困苦,考察了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美洲等地,足迹几乎踏遍了全世界。达尔文考察回来,成了有名的地理学家和生物考古学家。1836年,达尔文回到伦敦定居。开始整理和研究他在5年航行考察中搜集到的大量资料。
达尔文的故事之三——不怕风险,潜心研究和撰写《物种起源》
从20多岁起,到50刚出头,经过20年的艰苦劳动,达尔文完成了生物进化论的建立。为了论证和宣传自己的学说,又用了14年的时间,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他指出,生物的繁衍力很强,但生存条件有限,生物界存在着残酷的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能否生存下来,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异,在此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被保存下来并逐渐积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于是新物种就形成了。
进化论从科学上论证了人类在生物界的位置,阐明了人类的起源,用事实宣告了上帝造人的神话破了产。
达尔文的故事之四——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和病魔顽强地斗争中,达尔文几乎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工作。《物种起源》的第二版出来后,他又抓紧时间着手多卷本的《物种起源》研究专著的写作。直到1876年病魔夺去他的生命那天,他还准备撰写宗教心理学著作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