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说故事有哪些?
相传春秋时,楚国大夫屈原忠心耿耿却惨遭放逐,他满怀忧愤,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非常痛惜,纷纷到江边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就纷纷往江里丢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去江河里划龙船,丢粽子,以此纪念这一事件。后来这一风俗流传到京杭大运河沿线,并慢慢传到了北方,由于北方不产糯米,就把糯米换成了黍米,黍米小枣粽子也就延续下来了。
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流传最广的一种,据一些民俗学家考证,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风土记》里就有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可见,人们在端午这天划龙船、吃粽子早在春秋前就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