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什么故事?
是啊,梦究竟是什么呢,是意识思维的一种表现,还是大脑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抑或是脑内思维碎片的释放……梦究竟是什么的故事还没有结果。
科学家对梦的研究,称为“梦境研究”。关于梦,有很多的理论,比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是人们内在欲望的流露和本能的象征,例如著名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认知学派认为梦是用来练习和处理白天所发生事件的一种认知活动;还有生物学观点认为梦是自主神经活动的副产物,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神经系统的生理平衡。但不管是怎么说,关于梦的理论并没有实验性的直接证据予以支持。
梦是连续的还是片段的:大多数的实验研究都认为梦是片段的。从睡眠中的脑电图判断做梦时刻开始唤醒被试者,连续5-14个梦的脑电图提示,每次做醒的梦都是相互独立和不同的。但是生活中的调查显示,连续的梦境占41%,梦的情节可以持续到被试者醒来。
梦持续的时间: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快速眼动相的周期逐渐变长的,梦所持续的时间也应该逐渐加长。但调查结果发现,44%的梦都持续20-40分钟,仅有13%的梦在5分钟以内。
醒过来的梦和脑电图记录的梦哪一个更为真实呢?目前来说,还是倾向醒过来的梦更加可靠。这是因为从快速眼动相刚结束到被试者醒过来的过程中,梦可能还会发生变化。另外,梦刚醒过来时记忆还比较新鲜,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梦的内容。所以醒过来的梦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
虽然人类做梦是普遍的,但是梦的内容存在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虽然很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甚至发明家在梦中获得了灵感,但是梦的内容很少和现实生活有联系。研究显示,只有1%的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关。另外,梦的内容通常以第一人称为主角,其内容通常光怪陆离,自相矛盾,有非常强的非逻辑性,并且很少有积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