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引领世界?
核心竞争力
从18世纪后期开始,美国的创新活动就持续不断,其动力主要来自美国社会所具有的创新基因,即一种追求新意、不甘守旧的社会文化心理。创新是美国人普遍的价值取向。“首创”、“创新”、“出新”、“更新”的“新”字,在美国语言文化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它不仅成为美国文化中“力量”、“卓越”和“进取”等具体涵义的代名词,而且成为美国社会核心竞争力的象征。
创新基因的形成基于多种内外因素。一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先辈移民将创新基因带到北美大陆,他们所创立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文化主流,内战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创新基因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美国社会所面临的发展现实——广大有待开发的西部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也使创新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创新基因又进一步催生了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从国家体制层面来看,美国在建制时期创立的三权分立制度和党派竞争是创新制度的两大基石。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大企业体制、高校和非政府研究机构的科研体制和风险资本投资体制等,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托。美国科技的不断创新、持续领先与制度创新及其社会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20世纪下半叶,美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比如,应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构成的挑战,通过冷战体制和科技战略的调整确保了技术优势和社会稳定。1975年前后,美国在钢铁、汽车和造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中逐步落后其他国家,为此,它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将优先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作为国家政策,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维持了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此外,美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推行“新经济”和推行价值观输出等方面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国家实力保持长盛不衰。
精神支柱
“美国精神”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民族和国家认同感及一系列相关的思想体系,是美国在对外行动和政策中所遵循的价值观,也是美国文化基因的外化体现,它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欺骗性。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精神植根于自由和平等理念及个人天赋权利学说,并在美国内战中确立下来。英国学者认为,美国精神是“个人主义”的政治表现,即个人权利和自治理念、功利主义和民主、宗教虔诚、民族主义和“相信人类在自己家园上的不断更新和升华”等。从本质上看,美国精神就是美国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民族主义和利己主义。
美国精神中的普世价值是美国在道德和道义层面进行全球扩张和主导世界的“世界帝国”精神。美国学者认为,建立世界帝国的“美国精神”是内嵌于“美国性格”的支配欲和“美国信念”,即对“自由”的激情和“天命注定的信仰”。从国父和国策制定者的理念到普通民众的基本态度,美国精神内含一种向外界扩张和支配的“帝国”意识。美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国家,由一个13个殖民地组成的国家逐渐扩张为一个领土横跨北美大陆、由50个州组成的国家。“帝国”意识随着领土的扩张也不断得到强化和膨胀。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后,帝国和霸权意识进一步凸显出来。美国精神还为美国的制度、生活方式和观念、价值观的输出提供了道德和舆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