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总属什么?
中国古人把宇宙万物归为十个基本类型,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由这五种元素相互衍化,构成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这就是中国五行学说的由来!(当然也有其他说法) 五行的属性是有变化的 下面我们看看如何来的呢: 先来看金: 金在自然界中代表金属,如铁、铜等;在人体代表鼻部,骨骼关节等。 来具体说明一下“从质上看”是为什么。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表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体特性,这是由于金属中原子排列紧密且金属原子间作用力较大造成的。而导体的主要特征是对电流的阻碍效应较小从而可以导电的性质。所以在这里就表明了金的导性特征,这个就是金的一种性质。 再来解释什么是“从象上看” 从物象方面讲,金属大多表现为质地坚硬、锋利,容易切割的特点。人的骨关节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另外金还具有刚坚、清肃的特性,与秋天的凉气和肃杀的特征相近似。因此说金主秋。所以从这里也可以得出金所代表的含义之一——肃杀。这也就是五行的第二个属性:季节属性:金对应的季节是秋季。 而火的季节属性的属性与木相对应,那么木又是怎么表示的呢? 接下来再来看看木
同样,先来看木的属性 通过上面几段话可以看出,木有生发、条达的特性。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两点: 1.木代表的就是有生命的东西
2.木还有生长的意思 接下里我们来分析一下土: 为什么说土有载物、育化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而矿物质来源于岩石的分解。所以说土中含有矿物质成分,而矿物质是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颗粒的。所以土就有可分可合的变化能力。 而且植物需要水分才能成长,但土壤中的有机物并不能直接提供水分给植物,而是需要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水分,然后这些水分又被植物的根毛吸收进体内进行转化利用。
土的可分可合及转化特性能使物种繁衍生长。所以土具备了载物的特征。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水的属性吧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关键词——“流动性”以及“润下” “流动”很好理解,就不用多作解释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润下”的意思。
首先我们来看看《黄帝内经·灵枢》中对“润下”的一个解释: 这里指出水的特性有以下几个: 1.滋润
2.向下运行 3.寒冷 由此可知:“润”指滋养、润泽;“下”指趋向于低处;寒凉也是水的属性之一,这是因为水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当其处于低温环境时才会表现出寒凉的特性。 好了,到这里五行所属的基本已经介绍完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