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五行属什么的?

官翔宇官翔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先秦时期,人们把世界上的物质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别,这五种元素是怎么确定的? 首先,这是古代朴素元素观的体现 这种观念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 比如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脾、肺、肾、肝、心)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并分别解释为“脾属土”是因为“土形如碗囊深厚,其中可盛物”;“肺属金”是因为“金形如钟肃杀,秋令主收,肺气肃降”等等。

其次,五行元素的确定和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在殷商周代,人们已认识到自然界存在金、木、水、火四种基本元素,它们是对应天地之中的四行:金是西方的属性,木是东方的属性,水是北方的属性,火是南方的属性。 四行的观念源于对万物四季变化的观察: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因此四时之东为春,西为秋,南为夏,北为冬。 那么土是什么属性呢?

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土代表土地,又表示支撑物体的骨架——正如我们使用的脚手架,下面有根有支,上面承托着一切。 所以土是中央之属。

到了周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加深了,《尚书·洪范》中提到了五行中的最后一种元素——“土” “凡厥庶征,曰雨、曰旸,时雨时至,腾踊发畅。曰融,曰寒露,日风,日至短,阳景尽。曰炎,曰署,月疾疫,曰霾,曰曀,时有常刑。三光昭朗,其雨其旸,田禾登熟,仙草萌动。” 这似乎暗示着土是阳光雨露滋润的结果。 周代的哲学著作《周易》中也有关于土地的描述: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这里的“直、方、大”正形容了广博平坦的土地。 所以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士被用来指代土地一直是一种恰当的比喻。

敬若桐敬若桐优质答主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的合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五行学说是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构成的,这五种物质元素处于不断的相对平衡的运动变化之中,即“五行学说”。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社会和人生思考的抽象表达形式,是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石。五行学说始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部落仰韶文化,初现于商代思想,至西周末年成形,东汉时期完善,对包括中医、堪舆、武术、占卜、命理、相术、兵法、六韬、太极、道教、阴阳、儒学等等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五材”指金、木、水、火、土,古人发现自然界中存在这五种主要物质,并根据这五种物质的特性进行推演,归纳总结出五材相生相克的基本原则。将世界万物归类至五材之下。如以方位论,北方属水、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中央属土;以脏腑论,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等等。即所谓“万物归于五材,五材归于五行。”

五行的特性与分类

1.、木

广义的木为凡能燃烧的生物,是温暖之物,代表生长。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具有此类作用的事物均属木。如以方位配属,则东方生万物,属木,以人体属肝胆,以动属风,以形体和官窍属筋和目。

2.火

火为能温热之物,且易生而急烈。引伸为具有温热、升腾、明亮、潜势无穷等性质或具有此类作用的事物咸属火。如以时令配属,君火以明,主夏长,属火;以卦配属则离卦为中女,中女嫁而顺者,配火;以人体配属则主血、心、小肠,以声配属为笑。

3.土

土实为万物之母,能生养万物,因此土有生化、承载、受纳之性。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之事物属土。古人亦认为谷物养育人类,故谷曰稼穑,咸属土。在人体则属脾、胃、口、肉,治以甘味。

4.金

金为白色,有肃杀、收敛、坚硬、金实之性。引伸为具有肃杀、收敛等性质或具有此类作用之事物咸属金。以人体配属则为大肠、鼻,肺主皮毛等。治以辛味。

5.水

水性润下,寒冷而沉,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流动等性质或具有此类作用的事物均属水。以时令配属,则为壬癸之北方,以人体配属则为肾、主水、耳、二阴、骨。治以苦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