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倚”有依靠、倚靠之意,引申为停滞、倒退的意思; 此外还有“斜”的意思。从五行的角度来说,应该归入土行。《说文》中就有记载:“倚,凭依也。” 古代军中有“布阵”一说,而“布”字在《易经》里属坤位(西南方),因此古人认为,军队要占据最好的阵地,要“居利地而战”。这实际上也是强调兵马要部署在有利的地形上。所谓“有利地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我军优势,遏制敌之一切优点”。 这里所说的“优势”,用《孙子兵法·形篇》中的话来自我说明那就是“众、广、高、长”,即兵力多、范围广阔、地势高且利于持久等。
然而战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有时候并不存在绝对的有利情况和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判断,或主动放弃有利条件,或利用有利条件争取胜利。这时就会用到“倚”字,意思就是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借助有利的形势,争取胜利。 这里所谓的“付出代价”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己方的损失,比如前文中说的兵力、士气和时间等;另一方面是敌方获得的利益,这也是需要支付的代价。所以《孙膑兵法·陈忌问陷方阵》中说:“不以人身与天下争,而以天下与人斗,故必破人。破人之术,莫善于陷。”这是说不要因为顾及自身的损失而放过了消灭敌人的机会,要抓住有利时机,以牺牲个别兵力来换取整体的胜利。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藏筋,肝病者……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素问·咳论》云:“肝咳之状,咳发两肩,上背侠脊,下注肾。”《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痛,胸胁支满,数上下行,不能久立,立则欲倒,是为筋瘘之病……”以上多条说明了肝所合为筋,主要症状为屈伸不能,行走时身体曲偻,咳嗽气喘时两肩上背两胁及脊均感胀满疼痛,身体不能长时间直立而欲倒等症状,皆为肝经所合诸筋之病。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主生长条达疏泄,其合属筋,木有滋养筋之用,故肝主筋,而诸筋皆属于节。人体筋膜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奇经八脉筋。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布于筋肉 joints之间的组织,其循行均起于四肢末端,躯干部分大多附于关节、骨骼,在腹腰部则循行于体表而“不上颈项”,无表里配属关系。每根经筋皆从四肢末端结聚于四肢关节部位,向躯干方向延长分布,由于经筋循行关节最多,所以关节筋附最多,筋膜挛缩变形导致脊柱关节失衡。
中医的“筋”,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广,主要指附着于骨节和肌肉上的腱、韧带及肌肉纤维与骨骼纤维的共同组成部分。中医学所指的筋除具有现代解剖学中筋膜、肌腱、韧带的某些特征外,还有很多特征是现代解剖所没有或不强调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调整体性和相关性,即与脏腑、气血相关联者,属于生理角度的筋;二是作为病理性产物,即瘀血、痰湿、结石等病理产物结聚于筋可致筋失柔韧,而使关节活动不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