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在五行中是什么?

戴祥平戴祥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微,《说文解字》释作“细也” ,可见是与“粗”“大”相对的。但古人所说的“微”其实和我们今天所说很不一样。 今天我们说到“微笑”、“微微一笑”里的“微”是指表情。古人说的“微”可没有这么具体。它可以指一切细微的迹象或状态——可以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微小容易察觉的迹象或状态。 比如这个字: “微,庶几之事。”——《礼记·檀弓下》 这里的“微”就是“细微”的意思,指的是葬礼上种种仪节:“庶几其事……尽哀而止。”——既然已经办完了丧事,那一切“细微”的仪式就可以停止了。

再比如这个成语——“微言大义”: (子夏)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 “微,无也,谓含意幽深而言辞曲折含蓄。”(《新华字典》第638页) 所以“微言大义”意思就是:言辞委婉而意义深刻。 又比如下面这个成语——微妙难知: (曾申)问于孔子。孔子曰:“不可!吾犹人也,非有为于其间者也。”曾子曰:“何为之如彼?”孔子曰:“古有大人之言,微微然,其声不出,其气不下。今用道甚易,而人莫之肯为,其为形亦如是矣。”——《庄子·天下》

总结上面:古人的“微”是非常灵活的一个概念。用在不同语境里含义差别非常大。有时候它接近我们今天说的“小”,有时它却近于“大”。用它来说明事物状况时,很多时候是反衬作用,是为了突出另外一个事物——被反衬的事物反而显得很“大”“壮实”。 我想这样解释一下古人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多义的字: 中国古代哲学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万物都是相对而立的。大小、上下、正反等等都没有定论,都是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动着。

“微”也是一样,它所表示的状态总是和另一个东西成相反的关系——它是“大”的对立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微”其实是“大”的一部分。 但是“大”太直白了,也太突兀了,所以就用“微”来象征那个“大”的存在。这就是“微”的由来。

乐晓鱼乐晓鱼优质答主

木曰曲直,曲直就是能像树木一样向上向外发生、生长的意思。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属于木的范畴,故木具有生发条达之性。

心为火脏,其性温热。木者,曲直舒和之物,其气升发通达。木能生火,即木气通达畅行而生温热之气,就像绿叶能生红花一样。所以“木曰曲直,曲者能直,象胆之周身无处不到;直者能曲,象气之团聚于丹田。曲直者,循环不息之谓也”。曲直在人体归属于肝。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疏通调畅全身之气血,疏泄而不郁滞,升发而不妄动。人的目、筋、爪、发等在生理和病理上也与肝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所以凡是与人体的肝、胆和目、筋、爪、发等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关的病症,临床上可采用疏肝补肝或调治肝之方法进行治疗。如两胁或少腹疼痛,嗳气、性情急躁,女子月经不调或经闭、痛经,《内经》称为“诸病在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