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武思德武思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定义,在《尚书·洪范》中是这样说的: “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方五常也” 也就是说,在商周时期,人们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类到水、火、木、金、土这5种基本属性的范畴之中,这就是“五行”的起源。 所以后来汉武帝采用《史记》记载的五德终始说给汉朝定位的时候说到: “汉据火德,故谓之汉” 从这里可以看出,汉代人们仍然承袭了上古时期的观点,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分为五大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特点。

而崇字的本义就与五行中的“土”有关——出自《周礼》的“圜丘祀天,方丘祭地”——所谓“圜丘”就是环形的祭祀场地,而“方丘”则是四边形的祭祀场地。由于中国自古重视祭祀,而方形的土地神庙是祭祀土地的场所,其中的土特指“社稷之土”——来源于耕种的土地。这种土是实用性的,具有可种植和收获的含义。 而圆形的天空神坛是用来祭祀苍穹的象征之物,其中的“土”则具有虚无缥缈的特点。所以这两种“土”的性质完全不同。 但是从“土”这一基本要素出发,却可以引申出两类意义:一类是与土壤、土地有关的现实意义,另一类是与天地神话有关的象征意义。前者如《诗·小雅》中的“维南有崇山”,这里的“崇山”指的是终南山。又比如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有言: “元祐七年正月二十日,予自真州召还京师……二月辛卯,至京师……三月丙寅,遂卜筑西山” 其中“西山”即今天北京西山的西峰,古称“西崇山”。

后者则与上古时代人们对于天地混沌未开的神话传说有关。《礼记·礼运》中有言: “何谓四方;东谓之朝,南谓之莫,西谓之夕,北谓之朔。” 就是说,古人认为东方日出之前有朝,南方日落之后有莫(暮),西方则有夕月,北方则有初升的太阳——也就是“朔”。

而“崇”字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指这些神秘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都是高处或“上方”,所以用“崇”表示它们。比如《诗经·大雅·崧高》中的一句: “崧高维岳,骏极于崇” 这里的“崧”和“峻”都是形容高山的意思。在古音里,“崧”字声母为sòng,“俊”字声母为tɕjòŋ,“崇”字声母为tʂoːŋ,三者都在宗母系列,因此可以通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最高的山啊,就在那高高的山顶上。 除了形容山川的高耸,“崇”还表示“上升”“增高”,这与古代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来沟通天地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崇”还有另一个意思——“尊崇”“推崇”——指的是对天地神明的尊敬。比如《国语·周语》中有言: “先王之尊贤也,先王之崇德也。”

索鸿嘉索鸿嘉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代人民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随着这五种元素的“生、克”关系的变化而衍生万物,从而解释宇宙万物的始末、运动和变化。五行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便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相克便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汉字有5万多字,每个字都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归属。人也可以按照生辰八字算出五行得失,起名的时候可以配合五格大运消除了姓名中不利五行,得五行之长,避五行之短。那么五行属土的字崇意思好吗?

用崇字取的名字会好吗?

【崇字的五项基本分析】

崇字的五行:土

崇字的声调:二声

崇字的名字学意义:指宗法和礼教,意为推崇、推重、崇高和高尚。用作人名寓意德高望重。但不作女子取名用字,否则显得粗鲁。

【用崇字取的名字好不好】

下面来通过具体名字介绍下用崇字取的名字好不好:

【张崇岳】

解析:高山上的高峰。指道德品级极高,压倒众人。取名用表示高出众人之上有品德高尚,不同凡响之义。

用字分析:根据五格剖象法,张崇岳的五格配置为5-3-4,详细分析如下:

天格数是先人的遗传referring到其自身乃至辅助品,是命运的referring,(可以了解少年运)。人格数反映心身的referring,发展变化数,分析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等人生运程。(可以了解青壮年运)。地格数表明人的前半生事业与技能,是人生的根基根基,影响人事业上的成功几率。(可以了解壮年运)。外格数影响着人的外界(朋友、上司、部下等)的人缘,社交能力和魅力。(可以了解其人际关系)。总格数表明人生的情感波折和波折,同时也反映了人的综合运势和命运结果。(可以了解晚年的运势)。

地格“皇恩汪荡”:温和平易,得上下欢心,容易得到长辈和上司的照顾和支持;人格“刚毅”:有如万石长城,坚强稳定,刚直威严,大权在握,富于攻击性格;总格“否”:否,否极泰来,否极成大福,万事顺利;天格“吉祥安泰”:吉人自有天相,天恩浩荡,吉祥安泰,幸福可期;外格“智谋奇略”:惑敌制胜,得享大成功,处境安泰,富贵尊荣,属少数奇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