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五行八卦?
先简单说下,中医理论中并无“五行”之说,此观点出自于易经。 而周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阴阳两种爻象,每三爻组成一卦形,共排列成8个卦象。 这八个卦象就被称作“八卦”。 分别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成: 每一个卦都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比如阳极生热的规律被概括到了乾卦当中; 地气上升的规律则体现在坤卦之中…… 以此类推,每个卦象都被对应到自然界中的某一个方面。
而五行则是基于这八个卦象衍生出来的概念——把八个卦象分成阴阳两列,每一列算作一类,每类含四个卦象,这样一共就是五行了! 它们分别是:金、木、水、火、土,用符号表示就是↓ 其中,金代表西方白天气候凉燥的代表,木代表东方青气嫩绿的代表,水代表北方黑寒的代表,火代表南方红燥的代表,土代表中央黄暖的代表。 五行的顺序并非随意排列的,它是按照大自然中的实际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
为什么是五呢? 因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节50天(现在农历三月就有91天了),再加上中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十五天,正好是一季三个月加起来150天,而被分为五份则刚好每一部分30天。 所以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着它特定的含义: 金——收敛肃杀,代表秋天; 木——生长向上,代表春天; 水——流动润下,代表冬天; 火——炎上炽热,代表夏天; 土——长养万物,代表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季月)。
五行八卦与五禽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练习五禽术首先要了解的是阴阳五行和八卦。
所谓阴阳,是古人对世界及万事万物构成的根本认识。阴与阳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阳代表温暖的、外向的、积极的、上升的、主动的、光明的、干涸的、热的、干燥的、无形等等一切事物的特点;而阴则代表寒冷的、内向的、消极的、下降的、被动的、黑暗的、潮湿的、冷的、润泽的、有形等等一切事物的特性。宇宙中任何事物的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且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维持着平衡,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阴阳学说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矛盾学说。阴阳是宇宙的一种功能而不是物质本身。
所谓五行,是对世界及所有事物性质五种属性的抽象定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认为无论任何一物,其内部及物与物之间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构成的,五者之间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保持着平衡。五行学说对五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相生和相克两个关系来概括。相生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此,五行也是宇宙的一种功能而不是物质本身。阴阳五行家认为宇宙就是由这两个功能派生出来的。
所谓八卦就是由八种符号表示的八种物象,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是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八个基础元素。“易”由本字“卦”加“日”构成,表示太阳天天变化不止。“易”有三个意思:变易、易简、不易。世界以至万事万物是不停止地运动和变化着的(变易),但其变化的规律是简单而明了的(易简),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不易)。“易”的书,即“易经”,就是揭示世界和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