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字五行属性为火?

易中天易中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字由五行”,是传统字书释义的一种说法,源于汉代的《汉书·律历志》,其中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是现代乐理中的调式概念,指的是黄钟(C)、太簇(D)、姑洗(E)、蕤宾(F)、夷则(G)、无射(A)六个音。这十二个字合称“六律五音” 。

古人发现音乐旋律的进行有规律可循,每完成一个小节就产生一个节奏单位,称为「一均」,每四个一均构成一首乐曲。这些节奏单位中,只有五个具有实义,被称为「正音」或「五声」,即宫、商、角、徴、羽。其相应音高位置的五个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和无射称之为「正声」。另外七个音属于「变声」,分别是:大吕(C#)、应钟(B)、蕤宾(F)、大蔟(D#)、夹锺(E#)、姑洗(A)和仲吕(G#)。

古人在实践中认为,六律与五音配合会产生「十二律」,即:黄钟、太簇、姑洗..... 仲吕。每个律有一个对应的名称和一个相对的音高位置。 由于每个律都是由两个音组成,其中只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另外一个则是变化之音,因此古人又把「十二律」称为「二变」。

在「二变」之中,有一个律与其余诸律之间存在对称关系,这个律就是「夹锺」,因为它同时符合「五律」中的四种律制,因而被称为「中吕」。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夹锺」后来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清角」。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阴阳气化的结果产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五行也是如此,木火土金水五脏俱全,且各有阴阳,于是有了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排列和木火土金水阴阳相生。这种生中有克的规律被后世用于取名,用来代表家庭乃至个人五行平衡,取的名字自然吉祥如意。

黄正栋黄正栋优质答主

五行是我国古代先民根据对自然万物的考察和归纳总结出来的,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在这五行中,任何一种元素均具有长、化、抚养、克、制等五种运动和变化规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克、乘、侮。

木、火、土、金、水称为五行的“象”:木有生长、条达、生发、升发之象;火有温热、明亮、向上之象;土有持载、生化、受纳之象;金有肃杀、收敛、清洁、下降之象;水有寒凉、滋润、向下、趋下之象。因此,具有类似这些特点或属性的任何事物都可归纳于木、火、土、金、水之中。

“生”就是相生,它包括三种形式,即相生,复和制化。所谓相生,是相生的双方互为条件而相互促进促成。所谓复,是相生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所谓制化,是指由于双方互相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在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克”就是相克,它包括克制和制约。所谓克制是对相克的双方而言,相克的双方按着一定的次序相生相克,相制相成而构成一种无限循环的联系,如木克土,土再克水,水再克火,火再克金,金再克木。所谓制约是相克的一方能够对另一方起到限制和约束的作用。由于相克的一方对另一方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能使双方维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