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五行属是不是金?

贡妤柔贡妤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对五行的认识,和今天的人已经大不一样。《礼记》中说:“水地,火天木,金水土”,这里的金指的是西方白虎七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是天上发光的星斗;土是指中央地带,具体为星官房、心前、尾。这八个字,在古人眼里就是八个行,也就是今天的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种观点,今天的人看起来比较可笑,但在汉代以及汉以前却是主流看法。这种观念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各有不同的特性,如木的特性是生长、条达,火的特性是炎热、向上等;不同属性的物质碰到一起,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人也是万物之一,人的属性取决于食物的属性,比如“食谷者智而好谋,食兽者勇而好斗”(《尚书·周书·大诰》)等等。 当然,这样的认知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古人在没有解剖学知识的情况下,只能凭感官去感知事物,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到一起,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比如西方的白虎星团与东方的木星,在古时都是明亮的闪光,所以被古人感知为同一类存在物。

后来的问题就出来了,古人用五行来理解世界,却发现现实的世界并不符合五行的属性,比如金并不温热,木也不生长。于是他们又进行了所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推演,企图用这种方式让五行与自然界相匹配。但这种机械的推导是无休止的,最后得出的结果自然是子虚乌有。

到了东汉,人们终于不再迷信这种天生的五行说,而是采用了“天干化合”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理论将五行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化的自然元素。这一点显然更接近现代科学的思维。

邬欣亦邬欣亦优质答主

在中华汉字当中有许多字是五行属金的,贝字也是五行属金的字之一。 贝字,在古代,曾有过多种写法。甲骨文的贝字,形体像贝壳的两扇,因此,贝字是一个象形字。金文的贝字承自甲骨文字形。篆书的贝字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没有多大变化。当贝壳用作货币之后,贝字的假借义就有了“货财”的意义。

扩展:

贝字是汉字部首之一,在甲骨文、金文中,从“贝”的字,大部分与“钱财”有关。如“贿”“赎”“贵”“赋”等字。也有一些字与“钱财”无关,如“朋”“信”“财”等字。贝字在古代也是一种计数单位,如“珠还合浦”的典故讲的就是以贝为币的故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贝字的读音为bei。

在古代的贝币中,既有各种货贝本身(如货贝、虎斑贝、 Olive Shell等),也有仿照货贝制作的贝币(如开元通宝、永乐通宝等),还有以货贝为原形,发展出来的其他货币(如铜贝、刀币、布币、钱币等)。因此,在中国古代汉字中,从贝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质、贿、贫、贱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