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喊明星什么?
我,一个混迹娱乐圈十几年的老粉... 以前追星的时候,我喊他名字。 后来慢慢开始喊“王源”,因为他去美国读书,名字后面有英文名了,比较尴尬的是,他英文名Saying,发音和中文名一样,所以很多不常用他英文名的新闻标题,我一看到就会觉得,哎呀,他又叫这个名字啊!真是败笔之名。(当然现在英文名已经换回中文名了)
后来我渐渐成为路人粉,不追随时尚了,我开始叫他“源哥哥”。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神奇的网站,那里的人都喜欢叫他“小汤圆”。 我心想,嗯,这个称谓不错,又甜又温柔,适合他。于是我就跟着大家喊他小汤圆了。 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在很多地方看到“小汤圆”这个词,不是指他了,而是另外一个明星。我不禁有点心塞,毕竟我是第一个叫他小汤圆的人啊!怎么别人都用这个称呼呢?太抢眼了。
幸好,我有个爱好,那就是给他做数据应援。每次打榜、投票、控评等,我都拼尽全力,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所以我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不管你是不是小汤圆,我都在这里,一直爱你
对于粉丝给明星起外号,不同的明星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明星很能接受粉丝的脑洞,听之任之,有的明星则会竭力阻止,希望粉丝喊自己真名或者暱称。
那么喊外号为什么会让明星不高兴呢,因为喊外号是一种社交态度,即表示喊的人和被喊的人存在一定的地位差,喊的人的地位相对更高或者更亲近。
举一个反例,在《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播出时,蔡徐坤因为高人气备受瞩目,而粉丝喊蔡徐坤“蔡老师”这个昵称,让蔡徐坤直接表示自己不是老师。
一般我们喊老师的时候是存在一种教导和被教导的关系,明星虽然要成为偶像,但粉丝和明星实际上还是存在一种高冷的距离感,如果过分缩小这个社交距离,会让明星觉得不平等或者说自己的高冷属性被破坏。
而外号则是一种大杂烩,网友的脑洞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带有嘲笑性质的词语,这种社交称呼既不尊重、又带有嘲笑性质,让一些明星无法接受。
举个例子说,张若昀在拍《庆余年》时,网友把张若昀称为“张若猪”,一方面“猪”和“昀”同音,另一方面是在《庆余年》的特效里,张若昀的额头特效非常像野猪,张若昀在宣传《庆余年》时,屡次阻止粉丝为自己喊“若猪”的外号,可见即使粉丝喜爱,但喊外号也是要注意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