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对什么?
讲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讲故事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讲事实,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要让孩子通过故事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孩子感悟人生、获得启迪。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成名历程告诉我们,在与人沟通中,讲故事远比讲道理要管用得多的多。讲故事,是卡耐基说服他人的法宝,是卡耐基成为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的秘诀,是卡耐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重要原因。
的确如此。卡耐基认为,与其讲一大堆枯燥无味的道理,还不如讲一两个故事和轶闻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些我们不愿意去做、听上去很无聊的事情和行为,在故事的形式下,我们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容易去做。
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一味强调理直,一味地灌输道理,结果必然是师生之间的“鸡同鸭讲”,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如果我们把一些道理蕴于故事中,寓于故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兴趣中明白道理,接受教育,效果一定会比较好。
故事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故事中蕴含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和理念,故事中的道理是寓于形象中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准、感觉得到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学生是喜欢故事,愿意听故事的。故事也是孩子最喜欢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