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同意日本?
美国之所以同意日本“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作为战胜国,日本军队的无条件投降当然合乎美国人的意愿。不过,随着苏联在二战中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英国和美国都开始担忧苏联将一鼓作气解放更多的日本占领地,甚至攻入日本本土。这样一来,苏联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将急剧扩大,给英美带来很大压力,所以他们需要想办法控制苏联的影响。
在这种状态下,日本如果向美、中、英等国投降,让这些国家“瓜分”日本战败后的控制权,就自然减轻了苏联的影响。不过,日本政府本来就不想投降,更不可能主动把国土给其他国家瓜分,因此,就需要美国在态度上有所放宽,促成日本投降。于是在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并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其中只有“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一条,没有“日本无条件投降”这种说法。美国此举旨在向日本“示好”,促使其投降,并能在之后控制苏联在东亚的发展,但是没想到,日本会将这种说法理解为“有条件投降”。
美国之所以没有直接否认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的解读,是因为一方面,日本马上投降,能减少美、中等国的伤亡和损失;另一方面,日本在投降后依然是“有条件投降”,这样就能让日本保持完整的主权,符合当时美国控制苏联影响力的计划,而日本“无条件投降”,就有可能导致日本被其他国家分割占领,这正符合苏联的计划,而与美国的意愿相反。
综上所述,美国“同意”日本“有条件投降”,其实是一举多得的策略。一是能减少本国伤亡;二是能让日本马上投降;三是能使日本保持完整主权,让日本不被苏联及其他国家占领。由此可见,美国的“同意”日本投降是有附加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