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什么炸日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致使美国加入了二战,与英国等国一道抗击法西斯侵略。此后三年多时间里,美国海军和陆军同日寇在日本本土之外的太平洋诸岛及中南半岛等地酣战,给日本以战略重创。
但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及台湾等地却始终“金城汤池”,美军一时没有能力攻入其境。美国陆军和海军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竭尽所能研制新式作战武器。原子弹的研制就是其中之一。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有威慑力的攻击武器,其破坏力是传统威力最大的黄色炸药的二百多亿倍,一颗15千吨当量的裂变式原子弹,其TNT的威力相当于6250节(每节2000公斤)火车皮的黄色炸药(TNT)所产生的威力。
1945年前后,还没有准确的空地目标打击设备,而且使用航空兵打击像东京这样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没有必要,所以轰炸东京使用的是地毯式轰炸。
美国陆军航空兵为了尽快试验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使用这种新式武器尽快迫使日本投降,结束二战,于1945年夏季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最终迫使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由于原子弹几乎全部被用在日本本土,所以造成了日本人的“原子弹情结”,其实,美国在战争期间的1944年10月、11月和1945年3月、5月、6月,先后五次用千百架战略轰炸机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了极其残酷的“大轰炸”,将这一世界大城市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