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字五行属什么的?
“如”字的五行属性,有如下几个版本(1)《康熙字典》: 【子集下】【人字部】 如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3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渠之切,音其。【说文】从随也。【徐曰】如隨,言相随不離也。【易·坤文言】直而温,寛而栗,剛中而塞,柔能靜義,簡能不用,義可以遠人,民所託命焉。 又如字,大曰然,小曰若。【诗·郑风】二子乘舟,汎汎其泛,泛泛其苦,依彼淮水,曷不宁止。 又或如字,一作若。【书·大禹谟】人心如秤,如其轻重,不可欺者也。【前汉·景十三王传序】上以先帝圣德,著于宗庙,欲以观若何。 又【广韵】顺也。【孟子】如欲乎土。【史记·秦始皇本纪】如义。 又往也。【礼·檀弓】夫子如不忘此言。 又【增韵】假与也。【论语】如有王者与。
【正韵】加也。【中庸】天惟时求哉?故凡言与者皆加词也。 又用如也。【周礼·夏官·校人】马如蚤如尾。【注】马善走也。 又【玉篇】犹适也,至也。【易·履卦·彖辞】履道坦坦。【孟子】如欲平治天下。 又【易·系辞】神也者如也。【疏】神是无形,故云如也。 又与女同。【公羊传·隐五年】夫人姜氏如齐师。【左传·宣二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啮。既寤恐惧不已。询于大夫。皆以为孽由姜氏。太史曰:妇人外成而不言兆。是谓何罪以待君子!昔鲁武伯见周公受策命,言弗称,周公喟然而叹曰:必尔予济。今吾君未试,而行弗敏,虽有孙宋,莫可奈何。
又与汝同。【易·乾卦·象辞】飞龙在天。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韩非子】如弃之。
又叶而列切,音岳。【易林】屯之讼。 又叶去声。【楚辞·九章】固时俗之流乱兮。【离骚】又孰非举?恐皇舆之败绩。 又叶居御切,音局。【诗经·邶风】亦既有宿矣。亦既秉苴兮。乱曰献彼捷醪,醉我杯兮。
(2)《字汇》: 如字,从心。《释名》日:如,若也.从随也,言心之所思,随事而变若此。又通作若。《孟子》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人之有技若此,若斯而已。又日:舜若雪。又若者,则似是而非之意。《吕氏春秋》日.羿亡,东游于夷羿。高诱曰:夷羿,若羿。此则喻不善似善矣。又叶虚遇切。《诗•郑风》二子乘舟,泛汎其景。依彼淮水,载沈载浮。景当读为憬,谓行貌也。
(3)《字源》: 如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金文、大篆、小篆相承不变。从示,从女。女表声;从示表示祭祀祖先以求保佑,引申为顺从、遵从的意思 (《说文解字》:如 ,从女 从心 ,意为 “听从内心 ” )。商代的卜甲、卜骨上有 “贞:如?” 的铭刻文字, “如” 是问是否顺从先祖的意志?可见当时的 “如” 有顺、从的含义。如,在六书中属指事类。
《说文解字》:如 在小篆中的字形,右边添加了一点,使其更符合六书中的象形,且将甲骨文的“心”改为“寸”,因为当时人们已经发现心脏的作用并不是感知喜怒哀乐,而是主宰精神活动,所以心是“主乎情”的象征,而“寸”则是“度其长短”的标准。 许慎认为甲骨文中“如"的右半边是心,所以“如”的意思是“从心”。这是错误的。事实上,作为会意字符的“如”右半部分不是“心”,更不是“主乎情的器官”———心。它的原形是“寸”,是度量的标准。这个“寸”就是《吕览•古乐》说的黄帝“合十二弦爲壹曲,实川而吹之”的“十二音律”里的中间一支———黄钟之管的长度。因此,所谓“从心”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许慎把甲骨文字形的“寸”当成了“心”,并由此得出“如”是会意字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我们知道,凡是会意字都是两个以上偏旁共同组成一个意义的词。而这个会意的目的是让两个字具有相同的意义。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如”的字形的左边并不是“心”,只是一个独立的图形。因此,不能把这个图形理解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它只能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字。而且这样的结构也不是中国古文字的构成规律。
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其他的“如”字。比如: 按照许慎的理论,这个“如”也是会意字。可是如果这个学型的右半部分真是“心”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是象形字了。这是因为心是人的主要情感器官的原因……显然这种说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实际上,甲骨文的“”和“”这两个字形是从“矢”字变化来的,因为射准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目标所在的位置,这就是“量”和“知”的意思。到了小篆时代,为了书写方便,就把箭矢的形象省略掉了。这样,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如”字和“又”字。 其实,许慎对汉字结构的看法是片面的。他认为汉字都是由独体字构成的。这种看法显然是受到早期汉字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误解。实际上,汉字是由合体字构成的。所有的合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上下结构,二是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汉字分别代表了汉字两种基本的构字方式:一是“象形式”,即根据事物的外轮廓进行描绘;二是“意象式”,即将某一部分突出并以象征的方式体现出来。如上面提到的“如”便是后一种情况:其“亻”的下半部分形象地体现了人的特点,而上半部分的“寸”则表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长度。古人是将所有的事物都分为两类来处理的一一一类是抽象的概念或事物本身的特点,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