劼五行属什么?

仇锦俊仇锦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劼,谨也”。段注: “按此字当与‘敬’、‘儆’为韵,故谓‘谨’也……今俗语犹以‘劼人’为谨慎之人矣”(参见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之“劼”字) 可见在《说文》时代,“劼”即“谨慎”之意,是形容词;其后引申出动词意义,如《汉书·元后传》有“又令公卿大臣勉功恪,毋朕过劼”的记载(应劭曰:“劼,难也”)。至魏晋之后,又出现名词用法。

再谈谈“劼”字的字形结构与读音的关系。 就甲骨文而言,“劼”为形声兼会意字:上部为“戈”,表声兼义;下部则像斧钺状,会意为杀戮血腥。由此可知“劼”的本义便是“血腥而残酷地杀戮”。 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当接近: 其中金文中添加的象声词“聿”(或作“聿聿”)便是一个关键性证据——所谓“聿聿”者,指武器砍杀时发出迅疾的声音;“剑”字中的“聿”即为“剑”的发声词缀,《诗·卫风·淇奥》中便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形容,这里的“切磋琢磨”分别代指刀剑类的制作过程——“切”、“磋”、“琢”、“磨”均是刀剑加工的工序名称;此外《论语》中有孔子评论伯鱼之子伯虔时说“雍也可使南面”,朱熹注曰“言其能以威仪自肃敬,可以临民也”,“南面”一词便出自于此,指的是帝王的坐席居南向而得名,因为古代帝王以正面南向为尊位,此处也是指统治者。“聿聿”本是形容兵器砍杀时的声音,后来才转指武器本身。

至于“劼”这个字的读音,《说文》中已明言为“吉白切”——也就是现在的jíbá切,属入声梗摄三等开口陌韵合口半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不存此韵母且归入上声,所以目前大多数人念成jié音了。 在明代的《康熙字典》里,“劼”的注释如下: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注释和《说文》的解释有什么不同之处。首先把“慎”字去了不说,还加上了动词“克”,这显然是受到了《诗经》的影响,比如《小雅·车攻》中说“既克济师,侯伯庆喜”;《豳风·鸱鸮》中也说“迨天之未阴,克曰永惠”等等皆是如此。另外,《康熙字典》又把“劼”字释作“诘伐切”,并注明是去声——这是受到元代《刊本说文系传》的影响。其实按照《广韵》来看,“诘伐切”应当是去声梗摄一等合口非麻韵,并非陌韵;而且陌韵的“白”在元代以前都是读平声的,元代以后才改读入声。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劼”是个名词而非形容词,它的本意是指一种凶残血腥的军事行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劼”又被用作动词;再后来它被用作名词,专门用来称呼这种血腥军事行动的施行者。这就是我分析这些字的由来以及它们的意思。现在再来说说这个问题吧....

优质答主

1、“子午线”是一个概念,不是指“某一条线;” 2、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中州”是什么? 这个术语出现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季秋》里,但是这两个来源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是冬至到小寒这一段,另一个是大暑至处暑这段。在汉代人眼里,从冬至到大寒是一段完整的季节,是从冬至开始逐渐进入寒冷气候的过渡阶段,所以叫“中州”。 到了唐代以后,人们把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气节划分了东西两半,认为大暑节气在西半球夏至节气之后,立秋节气之前,于是出现了两个“中州”——小暑和中伏。 而现在的人又把立春定为一年之始,而立春是在大寒节气之后、雨水节气之前的这一段时间。 所以现代人理解的“中州”其实是指惊蛰之后的春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