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是什么?

鄂一龙鄂一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宽泛,所以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谈一下我对“诗五行”的理解及看法吧。

1.关于古代汉语中的数字“五”“七”“九”及其相关的文化含义 五字可以构成五种结构模式——“五之体”;又可以分为二、四两种情况——即所谓的“三五变象”(参看王力的《汉语史稿》),而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大概相当于说:一个是单数,另一个是双数;这样来看,古人用“5”这个基数作为一首诗歌的行数就很好理解了。

2.关于诗歌本身的审美范畴 “诗言志”、“诗缘情”、“诗情画意”——这几条在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那么这些内容又与“数量”、尤其是诗歌中出现的数字有什么联系呢? 在我看来,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或者说这种情感的抒发程度,是和该作品的数量成一定正比的。因此,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五”这个数字恰好满足了上述所有条件(至少在古代是这样):首先,由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并且阴阳相克相生,周而复始,因此古人也常把一阴一阳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对偶关系,这就使得他们的语言常常会出现一三、五四的结构;其次,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人们一般会把某种情绪进行分解,然后分别对应不同的感官感受——比如害怕和紧张会使人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喜悦或开心会让嘴角上扬等等……但是不管是哪种情绪,其根源都是人的本能反应,而这种原始的反应状态一般都是由两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一是身体上的一些具体感觉,二是心理上的变化。于是,人们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固定组合,而这些固定的组合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情感表达形式;最后,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五色”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的观点。

3.关于诗词格律中的“七律”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来,中国的传统审美是以“中庸之道”为核心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凡事都要讲究均衡协调美,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文学艺术皆不例外。具体到诗词来说也是如此:既然古人喜欢用“五言”的诗体,说明他们比较偏好字数少的诗歌;但要是每首都写成五言四句的话又显得过于单调贫乏了,因此又出现了“五绝”、“五古”;可如果全都写成五言八句的话又会让人觉得不够和谐美观,于是就产生了“排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七律”。

4. 关于现代白话文中的“七个字” 白话文的诞生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入侵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不仅给中国人民带了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白话文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使用这种文体写作的人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要么写得过于口语化以至失去了诗意美感,要么为了追求所谓的“诗意”而用词过于晦涩难以读懂…这样一来,反而使得原本应该具有抒情言志功能的文学作品变得平庸乏味起来。

优质答主

关于《诗经》里的字,历来有两种意见分歧——一种是认为字字句句皆有所指,并且可以追溯到现实生活;另一种是认为它只是作者为了押韵的“比兴”和“赋”的语言游戏而已(比如朱熹在研究《关雎》时就说)。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呢?其实都没有错! 这种诗句,我们一般称之为“赋”、“比”“兴”——即现代汉语里所讲的“比喻”“象征”等手法了。但它们并不严格等同于这四种手法。

首先说“赋”,其本意就是陈述叙述的意思——“直陈其事不须修饰的言语行为叫做‘赋’。”那么,像《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样直白地表达感情又怎么不好呢?如果这是作者没有意识到的话那就更好说了。

其次是“比兴”。什么是“比兴”呢?“托物以言志谓之比,取譬引类谓之兴”(《周礼》)。也就是说,用某种事物来影射自己的情感。但是“比兴”也不是严格的语言游戏。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称为“赋”,那就是将一种抽象的情感化作为具体的形象(与“赋”的本义相符),这也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吧(比如李白有“相思树底玉婵宫”)…… 所以啊,题主还是自己读读《毛诗序》或者《郑笺》解一解疑吧~希望有帮助哦~( ^0^)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