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字的五行是什么?

匡英杰匡英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字面意思上,匡是方框、框子的意思 《说文解字》:“匡,所以障侧室也”。段玉裁注曰:“今人所谓方格者即是也。” 所以从字形上看,匡字为方框形,五行属土。

但是,这个字在古文里还有另外的意思——量词,表示箭簇的总数。《汉书·李陵传》记载:“陵且行,召武等五人来,到,拜为军正,各以其劳迁,加赐钱帛各有差(chài)。”而汉代的一斛(hú),相当于现在的50升左右。 一斛射尽一斛弩,就是一斛飞箭射完,也就是200支箭射完了。射这么多支箭,怎么也得有个量词吧,那就是一个字了——“匡”字。

我查了一下,用这个“匡”字来表示箭的数量,在古代文献里还是大量存在的。所以这里的“匡字”应该算作量词,而不是土字旁。这种用法的匡字,与土毫无关系,当然也就不属土了。 用现在的话来讲,古代的匡字属于多功能字:可以是土字旁的字,表建筑、护翼之义;也可以是箭的数量单位。不过,现代多用数词直接表示数量,故此多被废置不用。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会使用。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药》中就有“一颗枪弹落在地下,响了一声……”这样的话,这里的匡就用了它作为量词的古义。

吉雨玫吉雨玫优质答主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五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多重含义,最基本的是指木、火、水、金、土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此外,五行也指宇宙万物的构成要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据《论衡·变虚篇》记载,有一种叫做“五胜 (shēng) 术”的方术,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生克的变化是这一方术使用时的基本原则。根据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所云,五行说本于黄帝、 鬼谷子 、子房 (张良),后为宋衷注解《尚书·洪范》时采用。

匡字的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纠正错误、有原则、雷厉风行、是非分明之义;以匡字为五行缺金的名字自然不在少数,例如:“匡维、匡时、匡翊、匡迪、匡宇、匡圣、匡佑、匡政、匡正、匡国”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