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在五行属什么?
1,“五音”的五行归属,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变化的。 《黄帝内经》中认为“角属木、徵属火、宫属土、商属金、羽属水。” 五音配五脏之说始见于《史记·乐书》等。其说以宫代表脾,商代表肺,角代表肝,徵代表心,羽代表肾;或以五脏为宫、商、角、徵、羽;或谓宫商角徵羽五声中之宫、商、角、徵四声分别与东方、北方、南方、西方对应,为四维之象。 在汉代,五行配五音被普遍接受。此后直至隋唐时期都一直如此,但到了宋代以后,人们逐渐不再把五行与五音联系起来使用。
2,至于为什么用五个符号来表示音乐(或者说为什么是“五声”),则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泛指法”。这种解释很玄乎,大概是说古人对数字的概念比较模糊,觉得“三”和“七”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更复杂的数字反而显得累赘了——就像我们觉得一双手就够用了,再多一只手或少一只就会感觉很奇怪一样……
3,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是“五音”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正声”“变声”之分。 所谓“正声”即五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各度关系,分别为:1-2、2-3、3-4、5-6、6-1这五个关系,由于这五组关系都是纯律的度盘,因此也叫作“纯律五度圈”。 而所谓“变声”就是上述五种关系的“变化音”——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变音记号”。 例如将3-4的关系中的4升高半音就成为7-5,这个7就是我们今天的do,5是我们今天的re,二者构成了我们今日简谱中的1和2两个音级。再如将2-3的关系中的3升高一个全音后便成为5-6,这个5就是我们的sol,而6就是我们今天的la。
这种说法虽然也能很好地解释什么是五声,但由于年代久远而且又缺乏具体的文字记载,所以可信度并不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说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在古代的许多文献资料上还是能找到依据的——比如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中有提到过“五音”源于“正声”“变声”的说法,只不过当时是将“正声”称为“本音”,将“变声”称为“偏音”而已。在《医学音韵》中也有类似说法。 再往前追溯发现“五音”源自于“正声”“变声”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元代至元年间朱丹溪撰写的《格致余论·辨五音说》之中:
4,我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很难说哪一种才是对的,只能说在古代社会里这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影响,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