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五行?
五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古代先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构成的,而万事万物的变化也都归结为这五种基本元素的运行和变化过程中。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金曰清肃,指秋天的肃杀之气;
木曰曲直,指树木可以生长弯曲;
火曰炎上,是指火的性质是向上燃烧的;
土爰稼穑,是指土的性质是能播种、能收获的;
水曰润下,水的特性是能够滋润下的。 五行的相生关系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一个过程,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比如树木可以产生火焰,火焰可以温暖土地,肥沃的土地能够提炼金属矿石,金属矿石经过提纯后成为液体,然后又可以转化成树木的种子进行再次生长。
五行的相克关系则相反,指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一种规律。 中医运用五行的原理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比如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相对应,而五色赤黄青白黑、五声呼笑歌哭言、五官舌目鼻口皮毛筋脉骨也分别对应于心肝脾肺肾。同时,中医学也将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归为五行之中,用于描述外邪侵犯机体所引起的疾病。 根据五行之间生克的理论,临床上可以将病症分为五大类:
一、虚劳病,是由于体内五行不足或失调造成的身体虚弱性疾病; 二、郁症,由于情志不遂导致的气血津液流通不畅的疾病; 三、痰饮内停之疾,即体内有停留积积聚聚的病变; 四、血证,包括出血和淤血的病症;
五、痈疽疮毒等外科疾患。 对于不同患者,医生会根据其症状表现判断出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再使用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关于“五”的说法—— “五行”、“五色”、“五味”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着呢!其实它们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学说——“五行说”——这个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神秘结构体中蕴含着大智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