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字五行为什么属水?
汉字本原五行的定义,来自于对文字的抽象分析而非对自然的具体观察,这种定义并不科学,但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比如“天”字的本义为“头”、“头部”,这个字形很形象地体现了其含义;再如“人”字的甲骨文像侧坐的人形,十分形象,而它所代表的“人”的含义也就显而易见了;再比如“水”字从“一”从“子”,“一”表示地面上的水流,而“子”即甲骨文的“儿”,是人在水中游泳的形象,故而“水”指“地表流动的水”。 所以你看,汉字的五行属性来源于它们在甲骨文中的含义和结构,这是非常科学的。而所谓的“金”指的是金属,而不是坚硬的东西或白色的东西;“木”则不是树木或者草本植物,而是有根之树;“火”也不代表红色,等等。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而且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说法没有可取之处,毕竟它们的源头还是很有道理的。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博字的本原五行有三种解释方法,分别如下:
1. 《说文解字》认为博字的“十”“尃”二部都有分布的意思,故而博字五行属“金”。因为古时以金属为钱,而交易中人们往往需要将商品分成若干份与货币相交换,于是就有了“分”的含义;又因为古时人们在作战时要用戈等武器杀伤敌军,而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使用盾牌来保护自己不被杀伤,故而有“保卫”之意——这可能就是“搏”字的由来吧。
2. 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博字的“十”为“数”的“十”旁,“尃”意为“溥”(同“博”),“尃”下加“十”则为“溥”,因此博字为“薄”省声,应属水。他给出的理由是“凡言‘薄’者皆谓‘迫蹙’”,意思就是凡是用“薄”来做修饰的词,都可以理解为“迫近、紧迫”的意思。
3. 现代学者马国翰认为博学的“博学”一词源于《尚书·虞夏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原句应为“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你只有不自夸自傲,才能与天下之人齐头并进;你只有不自大自满,才能与天下人比高下。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不矜不伐”的意思。而根据古汉语语法,这里应该把“不矜不伐”当作主语,“汝惟”作状语。
那么为什么“不矜不伐”就能看作是不矜不伐呢?马国翰解释说“矜”是“夸耀”的意思;“伐”则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不矜不伐”就是说既不自我吹嘘也没贬低别人。所以他断言“不矜不伐”的意思是“不自夸,也不贬损他人”,从而推论出博字的本原五行应属水。
其实我觉得最后一种观点最有道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啦,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