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点,即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理论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其没有科学根据,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和方法论。 那么古人所说的这个五行的具体属性究竟是怎样分配的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五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认识对象,而是与六十四卦等哲学体系紧密联系的,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比如某本书说水是阴柔的,另一本却说火是阴柔的)。但是大致来说,“木”属春,其气为风;“火”属夏,其气为热;“土”属季夏,其气为湿;“金”属秋,其气为凉;“水”属冬,其气为寒。
按照《洪范》的说法,这每一行又各自有相应的五色、五音、五味等属性;另外,五行还有生克的关系,相生是相续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相克是乘侮相克(木克土、土克水……)。人体也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在干支纪年中,每一个年的末尾两个字为一个干支组合,共有六种可能,分别是甲年、乙年、丙年、丁年、戊年、己年;庚年、辛年、壬年、癸年。其中天干中甲、乙属于“木”,丙、丁属于“火”,戊、己属于“土”,庚、辛属于“金”,壬、癸属于“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于“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属于“阴支”。而“甲子”表示的“甲”和“子”都是阳干阳位,所以“甲子年”的年份就是“阳年”(所谓阴阳指的是单数双数)。同理可证其他几个年份。 “乙未”之年是“乙”和“未”都是阴干阴位,故它既不是“木”年也不是“土”年;“未”为“季夏”,属土;而乙木生于春日,又属“阴木”(所谓阴木是指生长较缓的树木)。综合上述因素,我认为这一年是“土”年。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