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字在五行属什么?
一、从甲骨文看,“朱”字的象形符号,像是一束燃烧的火炬——也就是说,它的本义是火炬或火把。 在古汉语里,火与赤相通: 所以,“朱”即火炬之状,也即红色之光。 “朱”又引申指色彩之正红者(赤)及颜色深红者: 因此又通朱红、朱砂等。而朱砂乃自然矿物,因矿藏中多含硫化汞,因而多呈红色——故而此物亦称“丹砂”“辰砂”;它也可作为颜料和药剂使用,如古代的所谓“丹药”,就是用炼出的水银和硫黄合配而成的药物,可用来治疥疮、癣疹,但有毒性。 所以,古人以朱砂涂饰器物,可以比喻“光明正大”,并成为帝王专用;《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朝时,丞相有左右二丞;到汉代,改右丞为佐丞,左丞则为正丞,相当于副相之职了。 二、现在通行的简化字,将繁体字的“朱”写作“硃”(读zhū), 并将这个字形当作部首来用——“硃”字的结构如下: “硃”字的上半部分,就是“朱”字的下半部分的变形;那么很显然,“硃”就是“朱”的红色之意。 但是,当把“硃”用作名词时则专指一种红色的涂料或颜料。 这就要说到古代的“丹”“丹砂”之类的东西是怎么被制作出来,又是怎么被使用的了。 据史料可知: 1.战国时期,人们已掌握了利用丹砂冶炼水银的技术; 2.秦汉时期,出现了专门负责开采冶炼丹砂的场所——如巴蜀一带就设有采炼丹砂的郡县;
3.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提炼出纯水银的方法,从而出现了由大量的水银组成的“丹池”——这是古代炼制丹药的必备之物;
4.当时已经有了用不同比例的汞硫化合物配制不同种类的丹药的配方,以及不同的用途: 5.关于这种丹药的使用方法,史书上也有明确的记载: ——当然,对于服用丹药可能导致的危险,当时的医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三,至于五行之说嘛…… 我觉得吧,还是不要乱扯了吧! ——因为五行的本质,其实是阴阳学说和干支理论的运用而已;五行其实也不叫五行为啥呢,是因为古人要取数五个,才显得比较整齐好看罢了。
——你看呀,天干就十个数儿,地支就十二个数儿;你让古人再凑俩出来,那不是有点难为人吗不是? 其实啊…… 本来古人的研究都是基于现实情况的,但是后人越研究越多就越玄乎…… 后来干脆就把那些跟阴阳、五行都扯不上关系的事儿也给按上去做注解呗…… 你想想: 一支军队,行进的时候,前面一个人举着一根杆子;后面的人跟着举着一根杆子——这就是干支之数了; 然后,这支军马走十天,再走九天,走完这两个数字之后,就该拐弯儿往回走了。 这个时候天色也晚了,于是大家就扎营睡下;第二天继续打前站向前开拔…… 这一天的行程,刚好一天一夜——这不正好也是十天九夜吗? 这个事儿放在军事行动里边很正常,但是偏偏就有人把它给琢磨出了道道来啦…… 比如说,有人发现,按照这样的办法来安排军队的行止,那基本上就不容易遭受袭击或者败仗啦!
再后来吧,又有人发现: 要是能找个神算子,天天掐指一算,提前知道明天该拐哪儿个弯、明天晚上该在哪儿安营扎寨的话,那还不天下无敌了吗?! 这事儿搁谁不心动? 但问题是,神算子哪有那么多功夫去掐指计算啊? 于是就又有聪明人想出一个好招计策来了: 既然神算子的本事在于能提前知道明天的动向,那我今天先预测一下明后大后天的事儿怎么样?——反正兵行千里,总有走到终点的时候对吧?到时候再找神算子验证就行了——如果对了,那就是我的本事,如果对不上,那也无妨,反正我也没说全对嘛…… 对吧? 四、最后总结一下吧: 关于五行,根本不存在任何科学依据; 而所谓的五行生克,也只是出于某种需求而被硬塞进来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