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五行属什么?
首先,中医理论中并不存在“五行”这个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元素(五行学说)。 《礼记·月令》中有记载: “孟春之月,其神曰句芒……其日甲乙; 仲春之月,其神曰羲和……其日丙丁; 季春之月,其神曰蓐收……其日戊己; 孟夏之月,其神曰祝融……其日丙丁; 仲夏之月,其神曰帝阍……其日庚辛; 季夏之月,其神曰执徐……其日壬癸”。 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正是五天干,“乙丙丁”“戊己”“庚辛”“辛壬癸”便是六地支。这是中国古代用于记录时间的基本符号。 而“金、木、水、火、土”这五元素是五行的具体化。 那么这五行是怎么得到的呢? 《黄帝内经•灵枢经》中提到五行来源自五时: “黄帝问于少师曰:五行之相从,奈何?少师日:木居左,火居前,土居中央,金居右,水居后,此其大常也。
帝曰:地之为下,莫知其形,何者?少师答曰:雷风霆雨,土气升腾,故其形曲。云驰雾走,肤田润泽,故其形圆。山泽通气,土地茂美,故其形体安。川谷流注,沟渎通路,故其形长。高丘阜陵,草木蕃盛,故其形大。”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五行最早来源于五种自然现象,即“金、木、水、火、士”。
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阐释生理病理现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又《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 “夫精血津液之气,此五者,生理机能之根本也”。 因此中医所谓的“五行”其实是指“五脏”(心、肝、脾、肺、肾),因为五脏具有五行之志,五行之情,所以后世将五脏用五行加以描述并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