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五行属什么?
五行与情感 首先明确一点,五行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由此构成了世间万物。当然这是一种近似于现代量子力学的描述。而人体作为天地间的微小存在,自然也是由这五行构成的。因此才有“形意拳打天下”的说法。 所以五行也代表着五类情绪和情感状态。
《灵枢•师传》曰:“悲怒忧恐,令人正气虚损,邪气乘袭,病无自止。”可见情志太过或不及都会伤身体。中医讲的情志实际上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 这七种情志变化都可以归结到五行中去。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每种情志的变化都对应着特定的五行。
1.喜伤心——心主血脉,大怒则血溢,大喜则心神妄动,血随气上,损伤心阳。
2.怒伤肝——大怒则气血上逆,伤肝阴血,肝气郁结。
3.忧思伤脾——过忧则气的运行失其常道,引起气滞血瘀;思虑过度则损伤脾气,运化失职。
4.悲伤肺——过悲则耗散肺气,气机不利。
5.惊恐伤肾——恐惧则伤肾气,惊则魂飞,扰动心神。
而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又将“怒、喜、思、悲、恐”归属于阴,将“惊、畏”归属于阳,提出了“喜怒不节,伤脏,当年发绝,名曰暴枯”“久忧暴悲,血滞不化,成块痛肿,名曰积聚”的病症。这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诱发一系列病理变化,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总之,五行的相生相克告诉我们,再好的东西过犹不及,适度的情绪表达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由于情绪过于压抑或者刺激导致的。因此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处在“中庸之道”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