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圣贝多芬的故事阅读?
1770年,世界历史上诞生了一位乐坛巨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无比的音乐作品,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全都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创作时要靠感觉,甚至用手触摸钢琴来感受声音的震动,因为在他创作生涯的巅峰期,他竟然完全失聪了。
他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男高音歌手,喜欢酗酒,常常借酒发疯,对贝多芬和哥哥大发脾气。母亲是个女仆,性格温顺。贝多芬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家庭生活的拮据使贝多芬很早便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他的哥哥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对贝多芬不仅不关心照顾,反而胡搅蛮缠,时常刁难他。贝多芬的爸爸为了让他成为一个神童,时常逼着他练习乐器。为了保持贝多芬的天赋,他甚至打骂贝多芬。贝多芬的妈妈为了保护他,也常常受到贝多芬爸爸的毒打,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着、成长着。
贝多芬3岁的时候跟随哥哥进入父亲的音乐世界。5岁的时候,父亲开始强迫贝多芬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候甚至用暴力来逼迫贝多芬练习。他的钢琴老师是宫廷里的钢琴师--奈弗先生,奈弗是一名技术高超的钢琴演奏家,但是他对贝多芬并没有特别的优待,而是采取了严格的训练方式,这也为贝多芬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
有一次贝多芬在上学途中遇到了他的钢琴老师奈弗先生,奈弗先生对贝多芬说:“真讨厌,这么晚了,你还在到处乱跑,该回家练习钢琴了,你怎么不好好吃点东西?”贝多芬听了之后,哭丧着脸说道:“先生,我刚才正是从家里出来呀!”说完眼泪就流了出来。老师摸了摸贝多芬的头说:“你爸爸不在家吗?我可以向他解释一下,让你明天再补习功课。”贝多芬连忙说:“老师,爸爸去喝酒了,每天他喝完酒都会把我关在地窖里,直到我弹琴的时候他才会放我出去。”老师听了很生气,带着贝多芬去找他爸爸理论,结果贝多芬的爸爸根本没有理睬老师,老师只得摇摇头带着贝多芬离开。
在贝多芬9岁的时候,他就跟随奈弗先生正式学习作曲,在11岁的时候,发表了第一部作品《钢琴变奏曲》。而贝多芬的爸爸也为了让贝多芬能够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带着贝多芬去各地演出,并美其名曰让贝多芬接受各地的音乐熏陶。然而贝多芬爸爸的真实目的却是为了赚钱。贝多芬爸爸带着贝多芬在各个音乐厅演出,然而贝多芬的妈妈却一直在家里照顾着家庭,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贝多芬,希望贝多芬能够早点回家。然而贝多芬的爸爸不仅不体谅他妻子的辛劳,还认为贝多芬的妈妈拖累了自己。后来贝多芬的妈妈病重去世,贝多芬一回到家里就听到了这一不幸的消息,他痛不欲生,整天以泪洗面,对音乐失去了兴趣。贝多芬对爸爸的恶劣行为产生了厌恶之情,但是为了家庭,为了弟弟和妹妹,不得不继续演出。
贝多芬逐渐长成一个男子汉了,他继承了母亲善良、温顺的品性,在家庭中也能够照顾弟弟妹妹,是一个好哥哥。他在音乐方面的成绩也日渐突出。贝多芬在14岁的时候就接替了老师奈弗的职位,成为了宫廷的管风琴演奏家。后来贝多芬还去维也纳拜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到贝多芬的琴声之后赞叹道:“注意此人,有一天他会震动世界。”
贝多芬渐渐的喜欢上了歌剧,在一次偶然的去郊外散步的时候,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朱丽埃塔,朱丽埃塔是一位伯爵的女儿,她对贝多芬一见钟情。贝多芬也深深的爱上了朱丽埃塔,他向朱丽埃塔表白了爱意,并希望成为她的音乐老师。朱丽埃塔欣然接受,然而这段美好的爱情却没有持续太久,贝多芬的钢琴老师奈弗因病去世了,贝多芬被迫回到了家乡。
在回到家乡之后,贝多芬的爸爸逼迫他继续进行巡回演出。而贝多芬的妈妈也终于没有经受住生活的打击,病逝了。贝多芬再次失去了至亲,悲伤、失落、苦闷使贝多芬的内心充满了绝望。贝多芬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中,已经完全丧失了继续演奏的勇气。他在绝望中等待着死神的降临。突然有一天他看到了朱丽埃塔的来信,朱丽埃塔在信中深深的呼唤着贝多芬。贝多芬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马上去了朱丽埃塔的家,然而朱丽埃塔告诉他,她马上就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不是贝多芬。这对贝多芬来讲是一个晴天霹雳,几乎使他丧失了音乐的本能,从此他的创作陷入了停顿。
贝多芬再次回到了维也纳继续进行创作。他写了很多作品寄给了父亲,贝多芬爸爸把儿子的所有心血全部扔进了火里。贝多芬在寄信的时候也同时寄给了他爸爸600弗罗林的工资,他的爸爸收到了却一分钱也没有寄给家里。贝多芬知道之后,和父亲断绝了关系。然而贝多芬的妈妈在穷困潦倒中也离开了人世。贝多芬除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已经再也没有至亲的人了。贝多芬在人生的路途中一次又一次的遭遇不幸,而贝多芬对音乐始终充满了热情和追求。
贝多芬在27岁的时候再次来到了维也纳,他听说莫扎特去世了,非常难过。贝多芬被音乐界的巨匠们深深感染着,他继续从事着自己的音乐生涯。他逐渐开始成名,很多贵族都邀请他去他们的宫廷里演奏。
然而不幸的命运再次降临到贝多芬的头上,他发现自己渐渐耳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讲是莫大的打击,几乎让贝多芬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贝多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斗争之后,重新站了起来,继续创作音乐。他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了一个音乐家的痛苦心情:“我的生存使我感到多么苦恼!要是我的音乐拿不出手,那简直可怕。对于一个人,不,是对于上苍,没有比不履行天职更糟糕的事了。”
贝多芬内心是坚定的,他的音乐事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贝多芬在47岁的时候创作了《第九交响乐》,这部作品将合唱与交响乐完结合,成为音乐史上不朽之作。贝多芬晚年在耳朵全聋的情况下,指挥他的“第九交响曲”乐谱,当全曲完毕时,台下的听众热烈欢呼,而贝多芬全然不知,当一位女歌手法拉达转过贝多芬的脸时,他才看到台下爆发出的热烈场面。贝多芬的英雄主义风格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为音乐事业奉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