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五行属什么?
“墟”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墟,丘,无草木也。从广,声。”段玉裁注释道:“今人谓平地为墟者非。”可见段玉裁也不认为“墟”是指平地,那为什么“圩”的释义会是“邑外之城”或“筑墙以待敌”呢?他的注释是引自东汉经学家郑玄的理解:“凡言‘墟’者,皆无草木之丘,谓平土有积,无人居者矣。”“凡言‘圩’者,方其筑城,四方高,中央低,曰‘圩'。”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关于“墟”的解释大多引用了许慎和段玉裁的言论,似乎没有注意到郑玄的解释。然而仔细想来,“墟”指“无草木之丘”,与“筑城待敌”如何能解释得通呢?我觉得段玉裁说得很有道理——“今日人谓平地为墟者非”——“墟”绝不是指“平原”。而郑玄的解释虽然有些瑕疵(如把“圩”解释为“方其筑城……曰‘圩’”,显然是把“圩”理解成“城”了)却是相当合理的——他区分了“墟”与“圩”,前者指“山丘”,后者指“方其筑城……”我认为他所说的“方其筑城”即“筑方城”之意,“方城”就是今天湖北省境内的襄阳古城。春秋时这里叫杨邑,楚惠王派兵伐杨,杨伯侨出奔晋国,他的后裔就在这座城中定居下来了,这座城的城墙修得很讲究,呈方形,因而得名为“方城”。秦统一中国后,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区),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派蒙恬率兵十万屯戍南阳,建章立制,开凿渠道,引丹江水灌田,使南阳成为秦朝著名的粮仓之一,同时也成为了西汉时期的京师重地。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攻克了袁绍在冀州的地盘,击败了袁绍的儿子袁谭,随后又攻破了乌桓,统一了北方。他采用了冀州刺史孙炎的建议,把百姓南迁到徐州,同时把冀州的田地改为徐州所属,这样就能给徐州增加人口和土地了。这一迁移行动,史称“徙冀州士家百户于徐州”。 那么问题又来了:曹操迁移的是什么地方的百姓到徐州呢?我想应该是迁移中原地区的百姓、尤其是豫中地区的百姓(即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地区)。理由有三:
一是徐州地处东南,属于汉朝扬州部刺史部管辖之地;
二是徐州北面的青州和兖州,在汉唐时期属于“齐地”,“齐鲁大地”这个词就来源于此地;
三是徐州附近历史上多属徐州府所属之地,而徐州府辖境包括今天河南省东部和东南部。 这样看来,说“圩”是指用土石围成的屏障,用来抵御敌人的行动,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