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五行多少画?

钭乃和钭乃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5000多字长文,认真研究每一个笔画的来源!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解字》中关于“习”字的解释: “习”字在金文中是这样写的(金文中“耳”和“示”区分不明显,常互相通用),字形像一只耳朵在聆听的样子——这恰好应了《说文》中的解释“习,教相告也”。也就是说这个字表示的是两个人相互学习、反复学习、练习的意思;而古文“习”的字形也是由表示反复的“夕”加上表示学习的“示/耳”构成的,所以“夕”和“示/耳”在本义上是同一部分。

再来说“行”字,《说文》中对“行”的解释是:“行,人之步法也。从彳、从辵。”“行”的本义就是步行、走路。而在古文里“行”字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就像一个人迈开脚步向前走的样子。可见“行”字也和“习”表达的意思相近。 所以古文字学家们认为“习”和“行”这两个字都是会意字,而且都是由同一个字根(即“行走”之“行”)通过不同的变形组成的。

然而现代学者们对“习”字的研究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习”字不是会意字,而是形声字——“习”的本义也不是表示学习和反复练习,而是表示“鸟飞”或者“兽奔”,也就是“行”的意义。而且学者们还进一步指出,古文字里的“行”写作“”,而“习”写作“”,两者形状明显不同,并不是由相同字体变形而来。那么“习”和“行”的关系就同“你”和“您”一样,只是字号的尊卑之分而已。

这些现代学者的观点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仔细想来,他们的分析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无论是“行”还是“习”,在古代都是常用字,意思也很多,如果真像古代文字学家说的那样,这两个字是由同一个字根通过不同变形组成,那势必会出现很多类似“左形右声”或者“上形下声”的字,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见到这样的例子——这说明古人造字时并不是采用左右上下分形的方式。

我这里有一个猜想,或许“习”字本来就是个形声字,只不过它的声旁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我们无法发现其中的形旁(即表意的字根)。而古文“习”的字形也是由“夕”“示/耳”构成,恰恰说明“夕”和“示/耳”均为其声旁。“夕”发声时,嘴唇运动的方向是自左向右,所以我们看到“夕”旁边笔划由繁到简,即像“高”字那样,把右边部分的数字加一减一变成“多”,再把左边“口”旁的笔画省略;而“示/耳”发声时,嘴唇的运动方向是自右向左,所以它旁边的笔划是加一减一,即像“章”字那样,把左边“示”旁的笔画减去,右边“耳”旁的笔画增加。这样“习”就变成了形声字。

而“行”字由“辶”(或“廴”)和“辛”构成,“辛”是“音”的异体字,而“音”字读音与“行”相同,所以“行”字和“习”字一样,也是形声字。且“辛”作为“行”的声旁,发音时嘴唇的运动方向和“示/耳”相同,所以“行”字旁边笔画同“习”。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古人所说的“字”就是指现在的汉字,但是古人的“字”和今天的“字”含义并不相同,两个字不能一概而论。

戈乙鹜戈乙鹜优质答主

这个数是怎么排出来的呢,是根据《康熙字典》中的字“5画”和笔画为“土”的字“10画”相加而来的(20-1)=5;而五行为火的人用“9画”,因为“阳极生热”“阴极生寒”所以“火”是阳火,所以“9画”就是“阳火”了,同理,水也是九画的。 至于怎么知道哪些字的五行属金水火木的,这就要看《康熙字典》中对应该字的部首或偏旁是什么了。比如木就查“树”部,火则查“火”部首或者“火”旁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