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在五行中是哪个行?
“五”是个虚数,是古人用来表示多少的意思,所以并没有特指哪一个具体的事物。它类似于《周易》中的“大衍之数五十”的“五”;《庄子·天下》中“一而二、二而三,故弄玄虚的“五”等。 这些个“五”其实都是“多”的意思 。 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五行”其实就是包含五种成分或性质的“众多存在形态” 的意思。因此 “金木水火土”其实指的是:具有坚硬特质的存在物;具有生长、升发特质的;具有寒冷、肃杀特质的;具有潮湿、沸腾特质的;具有厚重、凝结特质的……等等,它们都是一些具有不同性质的存在物。 当然也可以将“金木水火土”理解为五类事物——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但这样理解似乎过于拘泥。而且将它们看成是五种事物的话,那“五行”就与“万有”差不多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个排法的问题了。按照我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世界是由水(水气)火(热气)风(风气)土(地气)石(寒气)五种粒子构成的。这可以认为是五行理论的雏形。其中的“水”“火”“风”“土”显然对应着上述中的“金木水火土”,而其中“石”则被排除在了“五行”之外(但也存在于“四象”)。后来的算命卜卦等等的五行说法应该都源自于此。
不过这种想法认为五类事物或者物质元素是永恒不变的,这就受到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批判(参见张中行《文言传·说五行》)。所以今天大家所熟知的五行: 木火土金水,其实是先秦哲学家们提出的(见《洪范》)。
他们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物质的五大属性(也就是五行的“动”),而“仁”“礼”“智”“信”“忠”“孝”“悌”“忍”“宽”“猛”等等,则是社会的五大属性(也就是五行的“静”)。两者结合,即构成了世间万物。 至于为什么把“仁”放在“木”里,把“义”放在“火”中。。。这个嘛,反正也是阴阳五行家们的看法(他们可是很愿意给万事万物套上一个五行框架的),也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