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晶五行属什么颜色?
“五行”最初来源于战国时期齐国所传《五行大义》,但其中的内容并非完全可靠。到汉代时,东汉人王充在《论衡·说日》中认为太阳属性为火;晋代学者裴玄在注释范晔的《后汉书》时,也认为太阳属火;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时则认为太阳属金。以上诸家所言虽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太阳的属性为“火”。 宋代以后,随着阴阳五行的普遍运用,人们对它的认知也越来越笼统和模糊了。后世虽然提到太阳的“五行”属性时,或曰“水火”,或曰“木火”;但不论是“水火”还是“木火”,都不过是指太阳能量的表达方式而已。所谓“水火者,阴阳之象征”,也就是说,在阴阳二气的驱动下,太阳或表现为炽热的水汽,即高温高湿的气态物质;或表现为强烈的阳光,即热辐射能。二者都是指太阳的能量释放方式,而非太阳本身的性质被分成了“水”、“火”两类。
近代以来,受现代科学的影响,不少人以太阳有“光谱”为由,主张将太阳归属为“金”。然而,作为物质形态,光固然具有波粒二象性(可见光是电磁波,电磁波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但作为自然现象,日光却是能量的显现形式——它或是来源于地球外溢的电能,或是来源于原子核的烈焰(如锆宝石的原子核反应)。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五行”中的“火”、“土”似乎更适合表示太阳及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