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要从浪的本义说起——古人发现,江水(长江、黄河等)总是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运行着,从不“泛滥”,于是给江水的形态定了个“标准”——低回婉转。 “水往低处流”是物理现象,但人们在看惯了低回的流水后,用“低回”形容其他物体或行为的形状和状态也很自然: 水流可以低回,风声也可以“低回”——狂风怒号之后,往往有微风轻抚,人们用“低回”形容风声也是顺理成章; 心情也可以低回——听到亲人即将远行的消息,心中一阵低回; 声音可以从高亢到低沉,情绪也往往从激昂到低落——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情绪的变化自然也会体现在声音的高低上,“低回”也就有了表达情绪的涵义。 所以,作为形容词的“浪”,其本义就是“起伏回旋的浪花”。 根据《说文》,“浪”除了形容水之外,还用来形容“风”: 风大,就可以成为“浪”,这显然是比喻:风像浪花一样翻滚。所以,后来的诗句“掀天波浪拍孤城”(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中主簿》)中的“浪”指的是“风”,不是“水花”。
不过,古人在形容狂风暴雨时,用的往往是“雨”而不是“浪”:“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中的“雨”指的就是“雨滴”。根据《尔雅》,“雨雪”,即“雨”,“霰雪”,即“霰”,“霜雪”,即“霜”;可见“雪”在古代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示“落雪”的意思。上面的句子就应该改成“跳珠乱入船”。类似的,“风雨”就是“风”和“雨”的组合,“风霜”就是“风”“霜”的组合……所以,当古诗中出现“风浪”的时候,“风浪”里的“风”指的自然是陆地上的风,而不是“台风”“狂风暴雪”之类。
关于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曾经这样解释:“我读过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一首短诗《我们河边散步》,他描写一个‘晴朗的秋日黄昏’,天上有‘一轮新月/在蓝蓝的天空里摇晃/河水悠悠地流过/月光在河面上微微颤动’。这情景使人感到平静与祥和。这种平静与祥和用中文来表现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波光粼粼'(一作‘波纹粼粼')正是形容这情景的最好词汇。” 所以我比较认同“浪属水”的说法,“浪”的五行属“水”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