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冉”的本义是山上有高山,引申为高起、高耸的意思。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冉”是“毛羽之饰也”,指的是用羽毛做装饰的衣服。古人用“冉”来指称轻慢、迟缓的动作和样子。 现代语汇中保留了这个字的古义,例如形容走路的样子“姗姗来迟”;形容动作很慢“慢慢腾腾”;还有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献时遇到的“苒苒(rǎn)其华”、“荏苒光阴”等,这些词语里的“冉”都保留了古代字义的影子。
“冉”字还常用来比喻太阳的位置——早晨位于东方的“冉冉初升”,正午位于南方的“中天盛日”,傍晚位于西方的“斜阳西下”,夜晚位于北方的“北斗星辰”。 根据古籍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燃灯礼佛”的习俗,汉朝开始流行“点烛焚香”,这些都为蜡烛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历史基础。东汉永平年间,印度僧人摄摩腾与竺法兰来到洛阳,宣扬佛法,汉明帝敕令建造寺庙,供僧人居住,并赠送礼物,礼单上就包括了“旃檀香烛”。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随着文化和宗教的传播,“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传入了华夏大地。 如今我们常用的“冉冉上升”、“冉冉浮动”等词语可能来自佛教用语。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人们会在寺庙里铺上红毯,点上酥油灯,迎接佛像的诞生——“佛像始就,焕焉焕然,如满月普照千光艳。前佛未灭,后佛继燃,如是往返,谓之不断如来真顶法轮相。” 这样的仪式延续至宋朝,《东京梦华录》中有“金漆雕龙凤盘高座,上铺软席,列铜盏数个,各置香炉一个,香烟缭绕”描述的就是供奉佛像的场景。
从那时起,“冉”的字形逐渐规范,基本保持了现在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