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方位是怎么确定的?

慕容麟珑慕容麟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明确一个概念,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的本意应该是指五种物质或能量的状态。古人发现,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可以用这五个字来概括其性质和特征 ,比如颜色可以分作“红橙黄绿青蓝紫”;味道能分为“酸苦甘辛咸”;气候能够分成“寒热温凉燥湿”等等。其实这五个字就是古人总结的不同事物的五种状态,它们分别对应着今天所说的“氧化态”“还原态”“离子态”“结晶态”“气态”。

古人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些结论,后来人们又把这种研究方式叫作“五行的方法”。也就是说当你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时,你也是在进行“五行的思考”。五行的方位也是从这种思维中衍生出来的。

把天地看做一个整体,日月的光芒照耀大地,大地之上万物生长,这时人所处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物体朝向。如果你站在东方,那么朝阳刚刚升起,夕阳正在落山,整个天空由白转红;如果你站在南方,则是骄阳似火;如果你在西方,则日落西山,一天即将结束;如果你在北方,则满天繁星;如果你处在中央,则阴阳平衡,日夜相等。这就是五行的方位——东西南北中。

古人运用五行的方法来认识世界,除了认为世间万物各有其形、各有其性之外,还试图给万事万物找个归属,五行方位就是这样产生的。 比如中国版图的形状就像一个大鸡腿,因此有“土居中央而四方皆临水火”的说法,而我们自己正好处于西北方,正好是水(银河)和火(太阳)的中间。

再比如中医里的子午流注,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对应的脏腑开窍,并确定了一日之中不同时间所适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子时(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和午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各有一个特殊的穴位——“子时胆经当令”“午时心经主事”——也就是这个时间段属于胆和心两个脏腑的时间段,其余同理。这就是运用五行配合阴阳理论再来分割大半天,每一部分都对应着一个或者几个具体脏腑,这在现代科学里是没有的,但却是古代中医理论非常重要的部分。

易容子易容子优质答主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

五方为: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

五行与五方为: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

古代五方神兽为: 东方的青龙、南方的朱雀、西方的白虎、北方的玄武、中央的黄龙。五方神兽是古代人民为解释万物运行规律而想出来的特殊生物,它贯穿于古代天文、地理、军事、巫术和占卜等活动中,成为吉祥之物。

五行方位的确定:

先确定中心为土。古人认为,中原地区是一切生长之物的中心,所以这里的“土”并不是指土壤,而是指核心。以天下之土为“我”之土,以我之土为核心。在古人的意识中,天子居天下之正中。

然后确定水。《周易》里有坎位,主水。坎位象征北方。北方寒冷,水会结成冰,会下雪,都意味着寒冷,故水为寒。寒在感觉上与北对应,因此水定为北。

再后,定火位。火位《周易》叫做离位。离位代表南方。因为南方炎热,火为热,热在感觉上与南对应,因此火定为南。

继而,定木位。《周易》里木位叫震位,是东方。东方是日出的地方,春天万物生长。因生长与木对应,木也与生对应,东方又是日出的地方,是万事万物的开始,与东对应,因此木定为东。

最后,定金位。《周易》里金位叫兑位,是西方。西方是日落的地方,是万物肃杀而终的地方,这与金之性是肃杀的对应,而且与西对应,因此定金位为西。

木火土金水与东、南、中、西、北对应,是五行与方位的原始对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