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原来属于哪个省?

宋近民宋近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京师”的“畿”是个多音字,读作jī、jǐ时分别表示“京辅”和“京城附近”的意思;读作kē时,意思是“枕席”。 《说文》中讲“畿,居也。”“京,高也。”段玉裁注:"言京师者,言其在诸侯国之中最尊盛也。谓京都为京师者,谓天子之邦畿在内者也。”可见古代的京师就是指天子直接统治下的首都及其周边地区。

秦朝建立后推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修建了驰道,开通了渠道,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王朝的京师原指咸阳,但始皇扫灭六国之后,把原六国的贵族尽数迁至咸阳,加以监禁控制,秦的京师实际上已包括关中的渭水盆地及汉水附近地区。

西汉初年,刘邦建立了汉承秦制的体制,以秦朝旧地为京师。汉武帝时,在今陕西北部沿黄河一带设朔方郡,作为京师的重要补充。新莽时,将京师改为京都,并在此设置河南郡。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为魏王,国都设在邺(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其孙曹丕称帝后,建都洛阳,将汉室旧都改称为长安县。西晋时,长安与洛阳同为京师。东晋南渡后,建康(今南京)成为京师。北魏时,孝文帝南征,将京师定在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北周灭北方的齐国后,将京师从长安移到洛阳。隋炀帝时,因洛阳地势低洼,易受水患,遂将京师迁回长安。唐玄宗时,为了避开元盛世时的天灾人祸,将京师由长安迁往洛阳,并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京。安史之乱后,朝廷无力在两都间频繁迁徙,于是唐朝的京师就长期固定在了洛阳。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王朝都以洛阳为京师。

北宋建国之初,仍以洛阳为京师,后迁往开封府。金兵攻破开封后,汴京被焚毁,北宋灭亡。靖康二年,金将北宋皇帝、太后等押解至燕京(今北京)软禁,开封府降为郡,京师之名遂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称京师,简称京。明太祖定都应天府(今南京),称京师应天。清定都北京后,也称京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