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麻子的故事?
何三麻子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小人物,这个角色其实原著小说中并无记述,是罗贯中先生根据《三国志》中《庞统传》的记载而艺术创作出来的一个小角色。在《三国演义》中,何三麻子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跑龙套小角色,但因为其形象过于生动,最终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经典三国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讲到:刘备入川,庞统进计,如此如此。玄德甚善其言。次日东吴大将丁奉、陆逊引兵五千水路而来。荆州土人引至蔡和、蔡中至。见了玄德,大喜曰:“吾之徒靡矣!”玄德亦喜,遂问其来由。二蔡曰:“刘表废长立幼,以致宗邑瓦解,使蔡氏兄弟流流亡,无所容身。将投曹操,大公无私,特来投降。操当以全礼待之。”玄德曰:“汝可说却来。”二人暗喜,辞玄德、孔明,回寨见曹仁,献上降书,言却用袭取江南之事。仁曰:“城未得,周瑜未退,还当议取荆州策略。用此为本,进退再图。”瑜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尽起军民入武昌城,御敌至残碑口,自领前队攻打南郡。曹仁分付曹洪据守彝陵,自引兵迎敌。
却说东吴遣了陈武、潘璋二人,发兵五千,屯于黄州、黄石,以缀却操;分付:“如见江东一枝军到,不得动兵,尽点水军,养马以待。”却说曹操在南郡,分付曹仁守彝陵,亲自回许都,商议犒军,大赏三军。因谓众将曰:“江东杀吾妹,逆天害民,不有尽。我今兴大军百万,大军所过,如水之没,如汤之沃。当率大军取下南郡。”众将应:“万万之计。”瑜闻之,问曰:“谁敢去取南郡?”程普曰:“某往取之。”瑜见共不决,因令鲁肃往南郡破敌,以救关羽。瑜曰:“程将军虽勇,未可轻敌。南郡地势险固,曹操兵多,他一日到南郡,只恐他即取夷陵,江南险地,惟二郡也。刘备到南郡,则彼南疆可平矣。”鲁肃请行。瑜教留“火西都督旗号,以欺敌众。”肃领命,起兵十万下南郡;孙瑜领兵五万接应。却说曹仁分付曹洪守彝陵,自引军兵上南郡。至彝陵二十余里,忽败军奔走而来,报说孙瑜攻打南郡甚急,都督差鲁肃引兵救应。曹仁与曹洪商议道:“若我军被敌军攻破,必当归于荆州,可伏一彪军于城中:俟敌军赶至,主公在敌军中出城接应。曹洪与魏延商议如此如此,魏延领命,离城十里下寨,却令副将徐晃引本部兵出战。不数合,魏延败走。曹洪赶来,追至离城二十余里,忽击鼓声起,马忠引兵杀出。曹洪退走。徐晃却欲再战,不防吴兵二路杀到,遂败退回彝陵,再败,退入曹仁城中。曹洪又与曹仁商议:如此如此。于是曹洪引兵五百,直奔彝陵城外下寨,虚张旗号;再令魏延引五百军马奔城下营:二处去掩杀。
却说先主引军至夷陵,分付:“若有差池,即为坐守彝陵者。”遂进兵至彝陵,屯兵马于城外下寨。关兴曰:“彝陵城小无粮,军士无食,求赐存。”懿曰:“城小无粮,军士无食,将军差矣。”兴叹曰:“是吾无回乡之日也!”遂引本部军杀出南门,与张苞分头杀入。魏兵无措。先主亲提枪上马,杀入东门。魏兵势急,众军溃散。曹仁引数百骑夺路而走,正撞见庞统,两下交锋。马忠拦住庞统曰:“将军有何密计以破魏兵?”统曰:“吾已算定,非可败也。”言讫,忽有飞马自北而至,乃魏大将郝昭也。统曰:“将军不善用兵,非吾败也。待吾去说马先生!”说罢,便引本部兵杀出西门,曹洪便引本部兵追赶。马忠引兵来救,见已杀出西门,只得撤兵。
却说马忠回见诸葛亮,诉禀前事。亮曰:“将军已退,吾自当之。”遂引本部兵马杀入东门,正撞着郝昭,两下交锋。庞统引兵来救,见郝昭已退入彝陵,只得撤兵。却说孔明回见先主,泣拜于地,告曰:“臣无才劣弱,不能保全汉室。乞陛下重修宗庙,以安天下!”先主曰:“朕知卿言大公无私,故有此托,非谓汝无才劣弱也。”孔明大怒曰:“陛下何言之过也!”遂引本部军杀出北门。郝昭引兵追赶,却被徐盛射中左臂而回。